华严经探玄记卷三载,土体有五重,即:(一)真如,真如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此为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二)真智,真智乃根本无分别智,即实报土之体,此为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三)本识,本识乃根本清净识心,即色相土之体,此为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四)四尘,指色、香、味、触。此四尘乃后得智所现之色相,为他受用土之体,此为如来他受用身所依之土。(五)诸事,即成事智,为变化土之体,此为如来化身所依之土。 p74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谓摄一切有为之事相,归之于真如实性。在法相宗,判一切诸法之体性为“四重出体”,即摄相归性体、摄境从识体、摄假...【讽诵】 p1390 如十二分教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一卷十二页云:讽诵者:谓以句说,或以二句,或以三四五六句说。 ...禅宗公案名。又作临济大悟。大愚指唐代之高安大愚禅师,三拳指临济义玄击打大愚肋下三拳。此公案为临济义玄大悟之因...(地名)国名。佛在此说长阿含之大缘方便经。长阿含经十曰:一时佛在拘流沙国劫摩沙住处。Knrū。...(人名)沙门名。译曰寂友。开元录九曰:沙门弥陀山,唐言寂友,睹货罗国人也。译无垢清净光陀罗尼经一卷。...Niepan 佛教教义。又译作泥日、泥洹、涅槃那。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槃原意...【有过去业】 p0544 瑜伽六卷七页云:又虽说言:有过去业,由此业故,诸有情受有损害受,无损害受;此亦依彼习...梵名 Vindhyavāsin。印度数论派学者。Vindhya(频阇诃)乃山名,vāsin(婆娑)译为住,以其住于频阇诃山故有此称...长阿含经曰师长以五事视弟子: 一、顺法调御 四、示其善友 二、诲其未闻 ...(术语)谓对沉沦三界中之众生教断见思二惑出离三界之法门也。天台之藏教通教是也。四教仪曰:此二教是界内教。同集...梵名 Amitartha-sūtra。全一卷。南朝萧齐昙摩伽陀耶舍(梵 Dharmagataya?as)译于建元三年(481)。收于大正藏第九...(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过得更好,最主要的是要增加自己的福德,许多人命运不好,烦恼多都是因为福气...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因果的观念。事实上,种瓜未必会得瓜,种豆未必一定得豆,为什么?因为如果那颗瓜子本身...
一、七宝金幢,辉映地表 【原文】 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
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或一般人所说的好死。 善终很难,假如你曾看见别人临终时那种挣扎痛苦的...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总有一位女居士很发心,留下来清洁厕所。这情况已维持了多年,...
释迦牟尼佛一日于众会中开示大众:我于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时代出家学道,听闻五十三佛的名号,合掌欢喜,随...
我要告诉大家,《莫到老来方修道》系列,你一定要连续看的。我们现在正在讲的是诸佛的净土,到底有多少种净土,什么...
现代生物科学说,人的基因(DNA)决定其体型、相貌、肤色乃至许多疾病。而佛教说,人的将来是由自己的业决定。这两...
土体五重
【佛光大辞典】
上篇:土砂加持 | 下篇:士用果 |
(真言)五种护磨法中总称增益法,成就延命法自他福寿诸愿之真言也。大日经疏七曰:或有扇多Śānta(是寂义),微...
归性
讽诵
大愚三拳
拘流沙
弥陀山
涅槃(Nirvana)
有过去业
频阇诃婆娑
师对弟子
界内教
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修七支供迅速积累福德和智慧

享福未必真的有福

极乐世界依报庄严之地上庄严

想求得「好死」,不容易

修行犹如洗厕所

释迦佛与三千佛缘

依他净土与诸方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