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乘庄严经论卷一归依品所举修习佛道之三种胜勇猛。即:(一)愿胜勇猛,谓初修行之时,发四弘誓愿,发大勇猛,成佛菩提,广化有情。(二)行胜勇猛,谓至心学道,能行妙行,发大勇猛,决趣菩提。(三)果胜勇猛,谓一心精进,修诸妙行,发大勇猛,决求成佛,故修因而感果,与佛平等无二。 p65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如实】 p0575 瑜伽四十九卷十六页云:远离一切增上慢智,说名如实。...(佛名)释迦一译能忍。能忍而出现于五浊恶世之义也。梵网经义疏上曰:释迦牟尼者,瑞应经译为能儒,亦云能仁,又能...以十种譬喻表示人身乃依于众缘和合而成,而其本质无有实体(空),亦无恒常之性(无常)。十喻即:(一)如聚沫喻,谓...【道如行出】 p1237 俱舍论二十六卷十页云:道圣谛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论庄严者,谓依论正理而发论端深为善美,名论庄严。此复六种,一善自他宗、二言音圆满、三无畏、四辩才、五敦肃、六...凡四卷。隋代灌顶编纂。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此书初由沙门智寂纂集天台智顗之遗文及碑文等,书未成而逝,灌顶继...(杂语)观无量寿经,释迦如来称念佛者为我善亲友。...(术语)四加行位之第四。是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一,故名世第一法。俱舍论二十三曰: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此...计从他灭者,只有三种,云何三种。 一、从他有情灭 此有三种: 一、婆薮灭 如婆罗门修马祀者,取一白马...【三种受欲圆满】 p0202 瑜伽八十六卷十一页云:当知复有三种因缘,能得如是圆满差别。谓施戒调伏诸根俱行,及欲界...诸经所说八大观音之名有异,而以如下二说最为普遍,一说为:不空罥索、毗俱胝、十一面、马头、忿怒钩、如意轮、不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六一年古十二月十二日,在中国佛教圣地陕西合阳县乳罗山下赤东...
前面的四条戒,我们叫作性罪,就是杀盗淫妄,它的本质就是罪,你犯了以后,就会产生罪业,就会创造今生来生痛苦的果...
昨天《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一文,有关孝亲的话题,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关注,例如:出家之后,如何行孝呢?放不下家如...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腑之言,出自北宋宰相张商英之口。张商英(10431121年),四川...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试看本师释迦牟尼佛...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这件事的主角姓陈,因为我没有事先得到她的同意,所以不准备将其名字公开。这件事发生在二、三...《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十卷阿阇世王受记品记载: 要堕落地狱的人,临命终时有十五种现象: 一、对于自己的丈夫、...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二致。但以迷而未悟,故长劫轮回于六道之中,永无底止。虽则人天善道,较三途...
三种胜勇猛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种庄严 | 下篇:三种恶 |
密含中道之理的教法,如天台四教中之通教是。...
如实
能忍
依他十喻
道如行出
论庄严
国清百录
亲友
世第一法
他灭
三种受欲圆满
八大观音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推荐】印光大师画传

酒戒的开遮持犯有哪些

出家与行孝

宰相张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现前这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

超越肝癌的勇者
佛说人在临终时投胎到哪一道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