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说法明眼论卷上。即:(一)身不净,指身在生死之污泥中,故称不净。(二)口不净,口说烦恼戏论之杂言,故说不净。(三)意不净,意起妄想不净之诸念。(四)行不净,游行于六道轮回之秽土。(五)住不净,居住于流转生死之三界火宅。(六)坐不净,坐于生死污泥之狱中。(七)卧不净,卧于无常四苦之旅宿。(八)自行不净,不行如来真传之性戒,仅持方便之浅戒。(九)化他不净,徒使持小乘权门之善。(十)所期不净,仅期望有漏不净之果。 p48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凡十二卷。宋代知礼撰述。又作金光明文句记、光明文句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随文解释智顗之金光明经文句。...全一卷。三国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53)顷。又作佛开解梵志阿颰经、阿颰摩纳经、阿拔经、佛闻梵志...【一性散动】 p0007 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一性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卽彼经言:色空非色。何以故?若依他起...(地名)Malaya,又作魔罗耶,摩罗延,摩梨。山名。出旃檀香之处。慧苑音义下曰:摩罗耶山,具云摩利伽罗耶。其山在...随顺、违逆之并称。又作逆顺。即因缘化益等事皆各有其随顺、违逆二种分别。如以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便,有顺化、逆化...【受杂染所作过患】 p0732 瑜伽九十二卷十一页云:当知此中受杂染所作过患者:谓愚痴者,于其乐受,并彼随转,...(术语)灌顶式,小坛所所供之供物。有前供三个与后供三个。指其一方称为片供。三昧耶戒用前之片供。金胎两戒用前后...1、粗恶的语言。 2、佛有大小乘之二教,小乘之教,叫做粗言,大乘之教,叫做细言。...迷之境界。指众生轮回转生的三界六道之世界。三界,即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即地狱、饿鬼、畜生、阿...(譬喻)由智渡生死海故以舟楫譬之。万善同归集五曰:迷闇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楫。...(流派)外道六宗之一。富兰那迦叶也。此人起邪见,谓无善,无善之报,无恶,无恶之报。见涅槃经十九。...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灯是佛教中的六种供养具之一。灯在佛教中代表智慧,因此,很多寺院每逢文殊菩萨圣诞日,都会举行盛大的供灯法会,以...吃亏是福是郑板桥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间的洗涤和锤炼,走到现在这个浮躁喧嚣、争端不断的时代,仍然...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变化的,因果相续,法法相资。对万事万物作如此观察,就叫如幻...
由此遍计,能遍计度。 由于整个遍计执的名言、相貌、执着,最后造业,就构成了遍计所执的整个过程。这个地方,佛法...
至心精进乃世间事业与出世间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观经》圆发三心首提即是至心,亦是此义。 慧远大师在东林寺30年...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海滩上相遇了,富人问穷人:你在这儿干什么? 穷人高兴地答道:晒太阳! 这么穷,还晒太阳,怪...
心在不停的生住异灭,色身在不停的变化,新新不住。就象我们晚上做梦似的,如同梦幻,我们正在做梦的时候,这个识心...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由...
十种不净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种不思议法 | 下篇:十种化不失时 |
日本佛教界举行大法会时,有司重要职务之七位僧侣,称为七僧。即:(一)讲师,(二)读师,(三)咒愿师,(四)三礼师,(...
金光明经文句记
梵志阿经
一性散动
摩罗耶
顺逆
受杂染所作过患
片供
粗言
迷途
智楫
断见外道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供灯的四种清净功德
吃亏是一种智慧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推荐】为什么一个人会有造业的倾向

至心精进乃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
穷人也会过得很快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