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印度画分时刻之俗法。以日夜分为八时,昼四夜四,于一一时中又各有四分。然圣教所说,则以六时为法。[大唐西域记卷二、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 p29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自性以何为喻】 p0210 瑜伽七十四卷七页云:问:遍计所执自性,以何为喻?答:譬如虚空。问:依他起自性,以何...(术语)信他之教,从他之意也。文句二曰:供养诸佛者,祇是随顺佛语。...阿阇世,梵名 Ajāta?atru,巴利名 Ajātasattu。为佛世时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梵 Bimbisāra)之子。略作阇...(地名)在福建福清县西二十余里。其山多产黄檗,故名。唐贞元五年,正干禅师开创此山,建立一宇,名云般若堂。其后...(名数)Mudrā,地持论所说。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诸法无我,涅槃寂灭之四句是也。优檀那此译印,此法相决定不变...翻译名义明七聚,聚即类聚,谓聚众律以成其类,随犯而制之,故名七聚也。比丘尼戒,总为七聚。 一、波罗夷 梵...梵语 prajā-pāramitā。又作般若波罗蜜多、般罗若波罗蜜。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或称慧波罗蜜...为石头禅之主要主张,即在禅理之基础上糅合华严宗十玄缘起之说。回互,指事物间相互涉入,相依相存,无所区别,相当...子题:梦[叠*毛]告征、喻金显道、梦金杖、乘津 戒本疏·序:“昔梦[叠*毛]告征,机分利钝之本;喻金显道,教无离合...【化为语】 p0386 瑜伽三十七卷八页云:或化为语者:或有化语,妙音相应。或有化语,广音具足。或有化语,系属于自...(术语)十不二门之一,证色与心不二之法门也。...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方等经》华聚菩萨说: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大...
因为因果,生活中不论我们让其他的生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最后都会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出现。佛经上告诉我们,施食...问: 弟子在受戒后,晚上做梦杀了一条缠在自己身上的蛇。然后,梦中还给被杀的蛇念往生咒,这样算犯戒吗?如果算,...
问:在戒律中,佛陀说:你们若不互相看视病人,那么谁应当来做这件事呢? 答:故律中,佛言:汝曹不相看视,谁当应...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如经典常常讲到我们对经典怎么熟悉,读诵、书写、礼拜、念佛、...禅七第一天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那一个妄想,一刹那又一个妄想,一个妄想就是一个...
今天和大家谈一谈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竹石》。诗中写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观想念佛,或二者兼而行之。现在很多人张口闭口的就说自己每天...
八时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八师 | 下篇:八能立 |
(术语)又作胁侍,挟侍,立于佛两胁之菩萨也。士为大士,菩萨之译名,常侍佛赞佛化众生之大士也。观音势至为阿弥陀...
三自性以何为喻
随顺
阿阇世王
黄檗山
四优檀那
七聚
般若波罗蜜
回互不回互
诸部弘律皆能乘津五众
化为语
色心不二门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施食能为我们带来五种功德
如何才能控制梦境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佛源老和尚禅七开示

咬定青山不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