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五十三佛与三十五佛之合称。五十三佛出自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三十五佛出自大宝积经卷九十八优婆夷会。又在丛林中,晚课所诵之大忏悔文,亦简称为八十八佛,乃取其文中所称念之八十八佛名号而言。 p26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佛为众生济度现形也。...指二乘人之自利修行。自调,即自我调伏;自度,即自行解脱。二乘人不起利他弘愿,唯持戒以自求调伏,修智慧以自求度...亦名:用诸部文意 子题:持律六师、六师 行事钞·序:“第四,用诸部文意。(一,叙律分宗)(一、本同计异)统明律...(植物)果名。赤而圆,有三约之横文,佛颈成此相谓之绀蒲成就。慧苑音义下曰:绀蒲,正云剑蒲。乃西域果名。其色红...(杂语)杂阿含经四十六记佛对波斯匿王说四不可轻: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是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又不可...【证得安住心】 p1439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证得安住心、谓已得未至三摩地。...亦名:媒嫁戒制意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僧残)第五,媒嫁戒。制戒意者,然此婚娶礼法,乃是生死之结,障道之源...【得有四种所得法则有六种】 p0997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八卷四页云:然得、总有四种。一、在彼法前,二、在彼法后,...【不恒相续风】 p0332 瑜伽三卷三页云:不恒相续者。谓旋风及空行风。...十岁为减劫人寿之极短,故有十岁减劫之称。住劫二十中劫之中,最初第一劫为减劫,减劫乃人寿从无量岁减至十岁之期间...(物名)又作金,或作鏧子铜钵。乐器名。以铜制之,如仰半钟,击以枹木,取勤行之节者。...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智者大师将持戒清净的相貌分为三种: 第一种上品持戒之人,他自从受戒以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这种人在他一生当中...
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是哪几种呢?蕅益大师概述了五点。 第一,就是横超同居三界,不需要断烦恼,就能够离...
我们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就是思维,无论昼夜都常常思维,思维什么呢?就是要观察善法,...佛陀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国中的须达长者有七个儿子,由于他们不信仰佛教,不欢喜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令长者忧...
印光大师童年时,家里是与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毕后,村里必请戏班子演戏答谢神灵,这是村里的惯例。一天,戏...1、已经有一般常用的施食法了,为何又制订准提施食法,其原因为何? 答:准提施食法与一般施食仪轨是一样的.只是在...
过去,有一位居住在山里的人,偷了王家库府中的贵重衣物,逃至远方。国王于是派人四处搜寻,终于逮捕窃贼,并带至国...
释此经时。略开四分。一题名。二叙分。三正宗分。四流通分。 一释题名者。诸佛法身。本无差别。从缘应感。乃有多途...
八十八佛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八十一科 | 下篇:八十无尽 |
(术语)谓凡夫,小乘之人所起颠倒之见解也。即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不净计净,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
影现
自调自度
行事钞用诸部文意
绀蒲
四不可轻
证得安住心
媒人戒制意
得有四种所得法则有六种
不恒相续风
十岁减劫
鏧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三种持戒之人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佛中之王」

修六念法门,把念头安住于正见
持戒的功德

【推荐】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
施食法问答集

山民窃取王库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