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教乘法数卷十二归纳大般若经所说法门,计有八十一科。即:一为色,二为心,三为五阴,四为十二入,五为十八界,六为四谛,七为十二因缘,八为十八空,九为六度,十为四智,合为八十一法。 p26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譬喻)以一大车譬法华之妙法。又云大白牛车。法华经譬喻品曰: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一)北魏僧。生卒年不详。从学于洛阳道辩法师。博通经论,辩才无碍,兼富文藻,以负才傲俗,其师道辩闻而杖之。其后...(术语)凡俗之尘垢。斥一切世间之人事而言,往生要集上本曰:头戴霜发,心染俗尘,一生虽尽,希望不尽。续高僧传(...(名数)三途与八难也。净心诫观曰:四百四病以根本为本,三途八难以女人为本。...比丘受具足戒时的三师七证。...(一)坐禅堂之略称。亦作僧堂。(参阅“僧堂”5739) (二)系为与僧堂有所区别而称禅堂。僧堂为行坐禅、睡眠,饮食等...(人名)梵名僧伽跋摩Saṁghavarman,又名僧伽婆罗Saṁghapāla,印度人,广学群经,曹魏嘉平五年来支那,于洛阳白...【四不应行而行】 p0450 集异门论八卷十二页云:四不应行而行者:一、贪欲故不应行而行。二、瞋恚故不应行而行。三...(术语)方法规则也。文句八曰:示通经方规。慈恩传八曰:大明立破方规。...(术语)律之作法,每半月终,其日集大众,读戒经,又于半月间令忆出所犯之罪,而说其罪,以长善除恶。梵曰布萨。译...【无为法有二种】 p1077 成唯识论二卷四页云:然契经说有虚空等诸无为法、略有二种。一、依识变假施设有。谓曾闻说...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经所诠释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不会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过去如是,现在如是,未来无量还如是,所以真理只可...问: 专修净土信愿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分解的过程吗? 大安法师答: 了解一下也是可以的。四大分解是...问: 我学习佛法一年有余,一直以来虽然知道念佛的重要,但仍然喜欢读经,而不大喜欢念佛,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兜率内院弥勒菩萨处,而且也成功了,这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
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谓至道,一是至极之道,就是修行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一是到达道的道路。不管是道...
关怀绑票案 我有一位朋友,她原来是基督徒,她是在海边长大的,平常很讲究吃海鲜,她甚至会潜水去射鱼,鱼虾必须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九》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
生存在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什么宗教信仰,你都应该要尽责、知足、感恩、惜福。 一、尽责 你的本分是什么...
八十一法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八人地 | 下篇:八十一科 |
(杂语)法义之谈话也。又言说法,赞叹,谈义等。净土门一家多用此目,如高僧传十科中之唱导是。...
一大车
亡名
俗尘
三途八难
十师
禅堂
康僧铠
四不应行而行
方规
说戒
无为法有二种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教经典不能随便增减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的分解过程吗
喜欢读经而不喜欢念佛怎么办

玄奘大师最后魂归何处?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螃蟹的遭遇和被绑票一样
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