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要约、依约之义。谓如来之教,本离心缘言说之相,若众生依教而修,舍离妄着之心,安住真实之理,自然成就圣道。据宗镜录卷四十五载,二种无心约教即:(一)澄湛令无,众生若能摄念安禅,澄神静虑,能使定体湛然,不为妄尘所挠,称为澄湛令无。(二)当体是无,众生直了心源本寂,法亦无生,以一念起处,了不可得,称为当体是无。 p23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超越念虑之境界也。五教章上之三曰:顿教者,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顿教为华...谓鬼能黏着人之四肢与头,然终不能折伏人之精进力。此为大智度论卷十六所载之故事。释迦文佛前世曾为贾客主,一日遇...【证成道理有五相清净】 p1439 显扬二十卷十五页云:五种清净相者:一、现量所得相。二、依止现量所得相。三、引自...(术语)情想与爱欲。顺诸事情想则生爱欲,以此二者为受生之本因。楞严经曰: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物名)七宝之一。名义集三曰:珊瑚,梵语钵攞娑福罗Pravāḍa,应法师云:初一年青色,次年黄色,三年虫食败也。...(杂语)三处之玄关。就法门而言。...一、天乐,修十善者,生于天上,享受种种之妙乐; 二、禅乐,修行的人,万虑具止,得寂静之悦乐; 三、涅槃...【三种顺决择分】 p0204 大毗婆沙论五卷九页云:然有三种顺决择分。一、顺退分。二、顺住分。三、顺胜分。谓顺退者...亦名:僧次请 子题:布萨处、上座 资持记释云:“须 布萨处 ,即知法者所居,以布萨是摄众之法,请彼一人,则表众集...(职位)谓一国之师也。原非专封佛徒,如王莽以刘歆为国师,时称国师公。后汉书,赵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六朝时称...【四智心品何位初得何位现行】 p0470 佛地经论三卷十一页云:复次如是所说四智相应心品,何位初得?何位现行?无漏...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 观世音大士证得耳根圆通,由此身心微妙周遍法界,一身即是无量身。 问:观世音...(一)五戒是良师 一、众生受戒入佛位 诸位善男子、善女人:你们发心回山求受三皈五戒;皈戒的目的是要在世间上做一...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 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一种是在欢乐的时候不会想到我们,只在痛苦无助的时候才来找我们分担。这样的朋...
问∶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 修行不能有所求,凡有求解脱或求开悟之心即成解脱之障碍,这一点非...
魔这个字中文本来没有,梵文是邛I(Mara),译成魔罗。最早的翻译,所用的磨字是磨墨、磨灭的磨,下头是个石字。在梁...
1、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世尊用芬陀利花来比喻我们念佛...
众生不知果由因招,念念起贪瞋痴,发而为事,则无非杀盗淫耳。然盗淫二业,上智以义自绳,下愚为势所制,尚不至太甚...
二种无心约教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种恶骂报 | 下篇:二种无量 |
指九山八海中之第八海。于佛教宇宙论中,一世界由九山八海所成,地形为团圆,似铜烛盘,以须弥山为中心。若依一山一...
一念不生
鬼黏五处
证成道理有五相清净
想爱
珊瑚
三关
三乐
三种顺决择分
别众食戒僧次请犯相
国师
四智心品何位初得何位现行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妙莲老和尚《五戒是良师》
放下即自在
朋友的四种类型

阿姜查回答有关修行的问题

认识佛教所说的魔

【推荐】一起看看念佛人到底有多尊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