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法相宗用以证明第七末那识存在之二种教证与六项理论。二教者,即引代表大乘经之入楞伽经及大小乘共许之解脱经加以证明。六理者,即举(一)不共无明故,(二)六二缘故,(三)意名故,(四)定差别故,(五)无想许有染故,(六)有情我不成故等六理而加以证明。[成唯识论卷五、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参阅“末那识”1941) p21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明代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之民间宗教首领。祖孙数代均在山西、四川等地传教,参与白莲教之起事活动,更因而...即“修唎修唎 摩诃修唎 修修唎 萨婆诃”十四字。据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卷二载,诵此真言者,可清净一切口业,不诵...(譬喻)临济四喝之一。谓临济有时一喝,为切断一切情解葛藤之利剑也。临济录曰:师问僧: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永断论】 p0495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永断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诸结过患,断结功德;故名永断论。...(异类)梵语,那伽Nāga,长身,无足,蛇属之长也。八部众之一。有神力。变化云雨。智度论曰:那伽,秦言龙。梵语...为密教印相之一。系修行人生起化导他人之大悲心,遂立下大誓,犹如披着坚固之甲胄,回入生死界,降伏魔界而利益众生...【三漏建立】 p0192 大毗婆沙论四十七卷十二页云:问:何故欲界诸烦恼等,除无明,立欲漏;色无色界诸烦恼,除无明...(一)梵语 spar?a,巴利语 phassa。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地法、七十五法之一,唯识宗视为五遍行...指主张鸠摩罗什所译之成实论为大乘论书之学者,特指南朝梁代成实学派之学者。因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天台智顗等师以...瑜伽论中释缘起名,有其五释: 一、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是依缘所起之处释名。 二、...(术语)爱着之念及所爱着之法,谓之染,解脱之念及所解脱之法谓之净。盖染者无明之法,净者法性之法也。十不二门指...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
念佛加行 修净土法门的,除念沸外,应该做到二种加行:(一)不要妄想。对眼前一切境界,都要看作是空的,不可执着它...各位大德: 今天讲一个持诵《心经》的功德感应。 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译本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在玄奘法师之前,...问: 《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么意思? 成刚法师答: 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体性空寂,法法皆实相。如果...
在一切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一法是最为直接、最为圆顿。为什么呢?我们常常说几句话,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去年写过一篇关于安全感的问提,在和很多的居士交流中发现很多人没有安全感,现代的社会安全感实在是一个大问题,结...
似乎,这是个计较的时代,分秒必计较、丝缕必计较、颗粒必计较、毫厘必计较......,为此,行道必争、薪水必争、职位...
自古以来,中土高僧西行求法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最终取得无数真经,嘉惠后世。在这些求法高僧中,能成功返回中土者...有些人认为自己内心没有问题,却又常常生气,常常难过。 我曾问过一个人: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烦恼? 他说:我自己没有...
二教六理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教 | 下篇:二教论 |
(譬喻)大品经所说十喻之一。世法无实体如梦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智度论六曰:如梦者,如梦中...
李福达
净口业真言
金刚王宝剑
永断论
龙
甲胄印明
三漏建立
触
成论大乘师
缘起得名
染净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净土文摘
净慧法师《心经与玄奘法师的殊胜经历》
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

包容二字重千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