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观世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据楞严经卷六载,二殊胜即:(一)上合诸佛本妙觉心,本妙觉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指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故为殊胜。(二)下合众生同一悲愍,指菩萨所证圆通之理,与众生本有之心,二者虽有迷悟之别,其体无二,故能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冥应十方,等施无畏,若有所求,随愿满足,故为殊胜。 p20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梵语 mārga,巴利语 magga。音译作末伽。即至目的地之通路,或指踏行之道(轨路)。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谓,道即...梵名 Indra?ailaguhā。又作帝释窟、帝释岩、因陀罗势罗窭诃、因陀罗世罗求呵、因沙旧、天帝石室、石室精舍。位于中...又作四阶成佛。指小乘菩萨得道成佛之四阶段。(一)三祇,谓于三大阿僧祇劫修万行。(二)百劫,谓于百劫修相好之业。(...【八种观察诸受】 p0083 瑜伽五十三卷十八页云:观察差别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世间;皆于诸受,起八种观。谓...【无退堕法】 p1061 俱舍论二十三卷十八页云:云何彼名无退堕法?以不生长退堕业故。违彼生长业与果故。强盛善根,...(术语)张我见而互诤也。宝积经九十二偈曰:戏论诤论处,多起诸烦恼。智者应远离,当去百由旬。...指密教。三密之教法具有速疾之力,故喻称为神通乘。佛教之目的乃在于渡越生死海,达于解脱之境,故若以教法而别,二...(术语)教法与修行及证果。依如来之教法而起修行,依修行之功而证悟圣果。与教理行果之四法,惟开合不同耳。一切佛...梵语 kro?a,巴利语 kosa。为印度古代之尺度名。又作俱卢舍、拘搂赊。意译声、鸣唤。即大牛之鸣唤或鼓声之音响所可...【不离不染堕难行】 p0337 世亲释八卷七页云:于中不离不染难行者:不弃舍故;名为不离。谓于生死、不全舍离。亦不...(衣服)衣名。译曰杂碎衣。见善见律十四。...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问: 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如果需要,回向的内容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需...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炭啰。这个感到悲痛的就是天下有很多茕茕无告之人,就是孤独无...
这一科是与之授记。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权实不二的道理,佛陀就马上跟他授记,授一种成佛之记。这里的成佛指的...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流,但可说是人被物牵着鼻子走。有人为财,贪污受赂,声败名裂...我们一天到晚妄想杂念纷飞,一弹指有九十个生灭,每个生灭里面又有九百个念头啊!这个念头由于非常的急,我们都感觉...
有一种人虚心太过分了,总说我们这样的凡人,还不及天界的人,哪里就够得上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我们念佛,不过想消...唐朝丹霞禅师有一次想要去拜见马祖禅师,在路上碰到一个白胡苍苍的老人及一个髻龄的童子,丹霞禅师见老者器宇不凡,...
一天中午,法堂里坐了二百多人听我开示,结束后,大家要求照集体相。此时,一位年龄约30岁的女子说有问题要问,我赶...
二殊胜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根 | 下篇:二益 |
(天名)又作毗留博叉,四天王中,西方天王之名。译曰杂语,丑眼,广目。玄应音义七曰:俱毗留波叉,或言毗留博叉,...
道
因陀罗窟
四阶成道
八种观察诸受
无退堕法
诤论
神通乘
教行证
拘卢舍
不离不染堕难行
朱罗波梨迦罗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念佛后的回向内容
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
大安法师宝贵的念佛经验

要有决生净土的信心
安住于何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