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诸法皆空之理之二十种空,出自大般若经卷三学观品。即:(一)内空,内法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无常、无我,为空。(二)外空,外法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无常、无我,故空。(三)内外空,六根、六境皆空。(四)空空,空亦复空,即不执着内外一切法为空,非常非坏,本性自尔。(五)大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等十方皆空。(六)胜义空,胜义之涅槃亦为空。(七)有为空,有为之欲界、色界、无色界俱空。(八)无为空,无生、住、异、灭之无为亦要空,而不执着。(九)毕竟空,不执着诸法毕竟不可得。(十)无际空,无初、中、后际可得,亦无往来际可得,亦不执着此。(十一)散空,诸法放散弃舍,亦为空。(十二)无变异空,诸法无放散弃舍,无变异,此无变异亦空不可得。(十三)本性空,一切法本性若有为法、无为法,皆非声闻独觉等所作,本性本来为空。(十四)自相空,一切法之自相,如色变碍、受领纳、想行识等之自性皆空。(十五)共相空,共相皆为不可得之空;如苦为有漏法之共相,无常为有为法之共相,空、无我为一切法之共相。(十六)一切法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一切诸法皆空,而不执其为空。(十七)不可得空,三世一切法有不可得而不执之。(十八)无性空,无少性可得,是为无性;此无性亦不可得,故为空。(十九)自性空,诸法和合之自性无实体,故空。(廿)无性自性空,无性与自性皆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一辩大乘品、卷四○三观照品](参阅“空”3467) p17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Piṅgala(Nilanetra),梵志名。译曰青目。释龙树之中观论。中论序曰:今所出者,是天竺梵志名宾伽罗,秦...器,根机之意。即指堪受戒律之根机。又作戒机、戒根、戒根机。依据戒律种类之不同,所定戒器之范围亦有别:(一)依梵...指人界及天界,系六道、十界中之二界,皆为迷妄之界。六十华严卷五(大九·四二四上)谓:“离诸人天乐,常行大慈心...(譬喻)金刚般若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中有六喻,称为六喻般若。...子题:胁不着席 资持记释云:“智论中,初赞坐法。求下,诫睡眠。大事,即指圣道。伺,候也。即经云,无以睡眠因缘...1、诸佛的印契,诸法实相就是诸佛决定不变的印契。 2、佛心印的简称。 3、指宋金山寺僧,名了元,有辩才,...凡十卷。隋代吉藏撰。今收于卍续藏第三十八册。本书记述鸠摩罗什所译大品般若经之纲要,并解释其文义。内容分为十门...【随眠是诸有本】 p1369 俱舍论十九卷一页云:论曰。由此随眠,是诸有本。故业离此,无感有能。何故随眠,能为有本...【无想天没定生欲界】 p1090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四卷七页云:问:何故从无想天殁、定生欲界?答:由异熟因势力尔故...【于他世罪深见怖畏】 p0752 瑜伽九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又正观见造恶行已;于其后世感恶趣苦,及感所余匮乏等苦...(菩萨)Vajrahetu,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位于西方月轮五尊中无量寿如来左方之菩萨也。司如来转法轮之因德。...(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上一句是教我们:评论他人要选取他的长处,婉转体谅他的不...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劝导才能够去观察和了解。举一个佛陀的事例来说:佛陀的前生,...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就这样也要、那样也要,贪不到就发脾气了。 第二种是瞋,这个就是愚痴。碰到一点点不称心的...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苦行往生的,而是靠信愿持名感通佛力往生的。...
广置义田,就是买一些田来做善事,这是在《懿行录》里面记载的,也是在明朝。明朝的事情比较多,是由于周安士居士就...
一诚法师,俗姓周,法号一诚,字悟园。1927年农历2月2日出生于湖南望城,1949年6月8日于湖南长沙县(今望城县)黄金...世间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隐密,而隐密也有善的也有恶的。譬如隐恶扬善隐人家的过错,而扬人家的善德即是善的。反过...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然无论已生未生,为人子者,固当常为礼拜持诵。以期未往生,...
二十空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十四愿 | 下篇: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
【恶取空者】 p1159 瑜伽三十六卷十七页云:云何名为恶取空者?谓有沙门、或婆罗门、由彼故空、亦不信受;于此而空...
宾伽罗
戒器
人天
如梦幻泡影
常坐不卧诫睡眠
佛印
大品经义疏
随眠是诸有本
无想天没定生欲界
于他世罪深见怖畏
金刚因菩萨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论人当取其长,做事先审其害
一棵芒果树

这五种习气,你是不是样样都有?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广置义田的顾正心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隐密暴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