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之经文极短,为叙述菩萨前世修业之本生故事,旨在教示修忍辱行。此外,康僧会所译之六度集经六卷第五十八则:修凡鹿王之本生故事与本经略同,然六度集经系阐明修精进之要。[开元释教录卷二、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三] p13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清净之觉悟也。圆觉经曰: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又】(人名)名仁岳,自号潜夫。净觉是敕赐号也。初从四明法...凡二卷。印度婆素跋陀阿罗汉撰,苻秦鸠摩罗佛提译。又称四阿含暮抄、四阿鋡暮抄经、阿含暮抄解。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又作善权。为善巧方便(梵 upāya-kau?alya,音译作伛和俱舍罗)之略称...【贯穿法空性】 p1028 瑜伽八十卷二页云:云何贯穿法空性?谓唯由一相不可得所显故。此中不可得者,卽于彼事所取无...(名数)起信论之法门也。一,阿梨耶识Ālaya-vijana,译曰无没。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为阿梨耶识,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梵语 kārsāpana,巴利语 kahāpana。为古印度之货币名,或为重量单位。又作羯利沙钵拏、迦利沙钵那、迦哩沙槃拏、...(术语)虚妄不实之分别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南本涅槃经八曰:为除世间诸妄见故。俱舍论九曰:一切妄见皆转倒摄。大...梵语 jālāvanaddha-hasta-pāda。又作指网缦相、俱有网鞔相、手足网缦相、手足指鞔相。为佛三十二相之一。佛之手...指菩萨于十地所修之十波罗蜜多行。修行须具四弘誓愿,故称愿行。(参阅“十波罗蜜”449) p427...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着革屣下诸塔边戒。除有如是病,或强力唤入塔中者。”资持记释云:“着革屣中,收五戒,故云...(一)梵语 vikalpa。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你修行,你要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像佛陀说的,外道为什么修行不能得力呢?因为他根本找错方向,他修无益的苦行,他用...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减烦恼》,讲了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有感恩的心态,要有奉献的精神,因为一个人的存...
奉献他人,才是真正有利自己。我很感恩学佛带给我的改变,不仅让我有了一颗乐观从容的心,而且也减少了对外界的贪求...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各位,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实践无边愿行,是下化众生。但当我们开始上求下化时,首先...
我做小和尚时,每天给六祖大师的真身磕头,某天发现:我们俩长得差不多!你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我凭什么要拜你...
现代社会是地球村,和过去的时代不一样了,时间、空间都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全世界都是一家人,天涯若...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在修炼文化较为普遍的古代就更为常见。 苏东坡的前世 苏轼,字...
当情绪的波浪生起时,学会做一个观察者,不分别、不评判、不逃避、不压制,看着它生、住、异、灭,如同波浪的起伏,...
九色鹿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九次第定 | 下篇:九住心 |
(613-681)唐代高僧,为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修持净土甚力,疏净土三经,写阿弥陀经十余万卷,每念一声佛,即有一光...
净觉
四阿含暮抄解
善巧
贯穿法空性
二识
罽利沙盘
妄见
手足指缦网相
十地愿行
着革屣入佛塔中戒开缘
分别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让业力沉淀,带业往生
随顺世缘不攀缘

世事如迷途,佛法度人心
文珠法师《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为什么说拜佛是最好的运动

每个人的成就都是学习而来的

苏东坡的前世后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