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时间、心念、观念、称名等之极小数。即举极少之念而摄多念。无量寿经卷下第十八愿成就谓(大一二·二七二中):“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十(大八·三六五下):“菩萨于是中不生瞋恚心乃至一念。”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大一八·七二二下):“若起不善思惟,速应远离,乃至一念,勿使在心。” p12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利益安乐诸天及人】 p0704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为利益安乐者:谓于彼起所有善行,无损恼行。所言人者:谓...毗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梵语 ksetra-kāya。华严宗所说融三世间十身之一,即器世间。于华严宗认为有情众生所依之国土,乃毗卢遮那如来正觉...(衣服)袈裟之异名。消损烦恼之义。六物图曰:或名消瘦服,损烦恼故。...共业,谓众生共通之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界,此乃依报之业;而个人之业因,能招感个人受用之...【诸行过患】 p1347 瑜伽八十五卷十三页云:又观察诸行,是无常苦变坏之法;是名于彼过患。又此过患,极为广大。如...子题:假语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若遣书印者,西域人指,并贯环印,见相知心,义应假语。”行宗记释云:“虽示印...(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以七分解释之,建立菩萨所修之所法,依此论释,则遗教经为大乘部也。...(杂语)五眼中就菩萨所得而除佛眼,谓之四眼。因菩萨未得佛眼也。仁王经上曰:四眼五通。同天台疏曰:四眼者叹眼,...天台宗有三种相承、四种相承之说。四种相承即:(一)圆顿戒相承,指大乘菩萨戒之传承。(二)止观业相承,指天台宗之传...前言六尘,兹明须舍。即谓欲净六根者,宜不着于六尘。所谓不着六尘者,以要言之,即诸根之能清净也。所谓眼不着色则...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以前有一个国家,设置了一根非常高大的石柱,完成后,国王下令移去石柱周围的阶梯、樚栌(柱上的方木)及绳索,把石...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皆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十之八九都是积食。 现在由于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而每个家庭都...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
作为寺院的住持,也就是佛法的弘传者,身边总有一些弟子及办事人员,他们日常要面对、要处理的事情可真不少,要能把...一、 在你说任何话之前,先问问你自己,是否必要;若是不必要,就别说。这是训练心的第一步因为如果你无法对自己的...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断除妄想,去除思虑。持咒,要注意三点:无断,无虑,无住。也即是,无间断,无思虑,无留住。 1....
乃至一念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乃至 | 下篇:乃至十念 |
【可尚】 p0524 集异门论十卷十页云:可尚者:谓所发语,应可供养;是名可尚。...
利益安乐诸天及人
华严三圣
国土身
消瘦服
共业不共业
诸行过患
书印
遗教经论
四眼
天台四相承
舍六尘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下生死柱得解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
用功的入门方法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推荐】佛珠掉了,佛心仍在
心灵的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