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eka-vicīka。音译作翳迦鼻至迦。旧译一种子。又称一间圣者。为十八有学之一,指不还向中圣者之一种。于欲界九品修惑中,此等圣者虽已断欲界七、八品修惑,然犹残余一品乃至二品未断,尚须一度受生于欲界,以修不还之果位。一间,即谓尚余一间隙在,故不得般涅槃。俱舍论卷二十四(大二九·一二四上):“断七或八品,一生名一间(中略)。一来者,进断余惑;若三缘具转,名一间。一由断惑,断欲修断七八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无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余一生故。” p7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与我结怨之人。无量寿经下曰:怨家债主焚漂劫夺。遗教经曰: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1140)南宋僧。永嘉人,俗姓焦。字从远,号假名。幼年出家,依车溪之择卿法师。后至横山,参访慧觉齐玉法师。...【不念作意】 p0327 瑜伽三十一卷十一页云:初修业者始修业时,最初,全不于所缘境系缚其心,或于不净,或复余处。...凡三卷。唐朝复礼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系对太子文学权无二之释典稽疑十条一一辩释之作。十门即:通力上感门、...梵名 Gandharva。音译作乾闼婆神。又作香阴神、寻香神、香音神、乐神。八部众之一,为帝释天司雅乐之神名。因乾闼婆...凡二十卷。唐代法藏着。又称华严探玄记、华严经疏、探玄、探玄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书乃法藏模仿其师智俨之...(杂名)天竺之言语,由梵天禀承,故云梵语。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中略)因地...(术语)六蔽心之一。悭贪之惑,心为蔽覆,不行布施也。见智度论三十三,三藏法数二十七。...(书名)解释大日经第七卷之疏也。为唐灵妙寺沙门不可思议法师所著,有二卷,附于大日经疏之后。...梵语 meru。意译高。新译华严经卷四十八(大一○·二五三中):“如来口右辅上牙有大人相,名宝焰弥卢藏云。”慧苑...三世间之一。国土是众生所依所住的境界,既然有能依的身,当然就有所依的国土,而十界之所依,各各差别,是名国土世...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我们众生都有俱生的我执身见,对身体非常贪恋,把不净的身体当成很干净。因此,修道人首先要观身不净,来破除身见。...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集中,则对所有的见闻觉知,都不可能在记忆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还是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鱼。很多...问: 日行一善既得福,又能长寿。那么能避祸吗? 方海权答: 为善的首要作用就是避祸。不管一个人的福气有多大,如...
不诚实的人你就被人瞧不起,你就是再富贵,由于你不诚实你没有戒律精神,大家都会小看你,我们一定要诚实。再就是对...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有的是经大众复议通过者,如布萨...秋天,来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大地洋溢着一片欢乐。佛陀来到农庄,许多人都恭敬地供养他。只...
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实,四大假合所成。有病方知五阴幻报为苦,古云有病方知身是苦...
一间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超直入如来地 | 下篇:一逴逴得 |
1、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
怨家
如湛
不念作意
十门辩惑论
香神
华严经探玄记
梵语
悭心
不思议疏
弥卢
国土世间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一个清净的回归

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木鱼有什么含义呢
日行一善能避祸吗

肆意口业,堕畜难言

寺院道场的十九种法事法会
心地的耕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