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以一种语言演说一切法之意。又作一圆音教、一音说法。谓佛唯以一音说法,然众生随其根性之别,而有大小、空有、顿渐等教义之异解,故又称一音异解。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大二七·四一○上):“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独为我说种种义。”印度部派佛教中之大众部即采用此说。我国佛教则以此说作为判教之依据,谓佛教之所以有众多分派,即由此而来。例如后魏菩提流支认为佛陀一音教中,包含大、小二乘之教法;姚秦鸠摩罗什则以为大、小二乘之分别,乃众生于听闻佛法时,由理解上之差异而产生,故华严五教章卷一(大三三·八○一中):“北地禅师非四宗、五宗、六宗、二相半满等教,但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一音说法,随类异解。诸佛常行一乘,众生见三,但是一音教也。”[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经疏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法华玄义卷十上] p5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子题:菩萨戒尽未来际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受菩萨戒,必假七众为前方便,乃得大戒,形尽之时,小戒谢不?...【定】 p0806 成唯识论五卷十九页云: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术语)谓飞行自在之通力也。往生要集上本曰:其国诸众生,神变及身通。...1、表显出来的相貌。 2、借一个有相的东西来表显一个没有形相的真理。...据金光明经卷一载,佛陀之寿命有四种譬喻,即:(一)海滴喻,一切诸水若以滴计,可知其数,而佛陀之寿命不能数之。(...(术语)因明四相违因之一。宗法由有法与法之二语而成,声之语为有法,无常之语为法。其有法与法各有意许与言陈之二...Chengguan 唐代僧人。华严宗四祖。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1岁从宝林寺霈禅师出家。至德二载(7...梵名 Upagupta。为付法藏第四祖,异世五师之一。又作忧波鞠多、优波笈多、优波崛多、邬波崛多、优波鞠提、忧波鞠、...【有依】 p0539 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言有依者:具足四依,无失坏故。又云:言有依者:谓由四依,制立超越一切...梵语 mahotikā。音译摩呼荼迦。又作欢喜丸。乃以酥、面、蜜、姜等调和制成之食物。印度自古以来即以之为食物之一。...(术语)大集经所说五种坚固之一。谓佛灭后第二五百年间诸比丘坚固修禅定之第二期也。...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一个念佛人为什么他的种性高贵?《无量寿经》说,念佛者就是大乘第一弟子;阿弥陀佛发愿:只要你信愿持名,能得到天...
1.生平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远公之芳踪,结...
过去一个国家,有树木参天的大丛林,住了一位特别的树神。祂通情达理、举止有节,面对四方来的旅人,总是满心欢喜地...
第一章:大师家系 止观明静,前所未闻。故智者大师把它作为定慧兼弘,发心修行之纲要,并以五时六教,判释一代圣宗...
好,各位同学,阿弥陀佛,大家下午吉祥如意。 今天很冒昧,本来可能诸位听我们可潜法师一直在讲这个系列的天台,但...
天地广阔,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寻烦恼。 佛光禅师有一次见到克契和尚,问道:你自从来此学禅,好像岁...
在这世间,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自然观念上也会有所差异。人生无法事事都很完美,但是若能懂得善解、包容、感...
看四生成就。先看详示胎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
一音教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音寺 | 下篇:一食 |
(术语)讲说经文之义理也。大智度论曰:一,佛说,谓如来金口所宣。二,弟子说,谓诸声闻缘觉菩萨承佛神力加被所说...
大乘戒通未来小乘戒形尽谢
定
身通
表相
佛寿四喻
法自相相违因
澄观(738~839)
优婆多
有依
欢喜团
禅定坚固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推荐】念佛者得人天鬼神恭敬

净宗四祖-法照大师

毒草之譬喻

天台智者大师略传

宏海法师:心地法门

天地广阔,不要画地自限

发明家的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