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密教诸字门中,“阿”之一字遍布于身之一切处。大日经卷三(大一八·二二上):“华台阿字门,焰鬘皆妙好;光晖普周遍,照明众生故。”谓阿字真言乃十方诸佛以法身同所加持,若修此真言者,即能作诸佛事,乃至普现色身,为一切众生开示佛之智慧;凡佛能作之事,此阿字门亦能如是作之,故由转此阿字,即能成就种种功德。大日经疏演奥钞卷四十四(大五九·四四八下):“一切阿字者,谓以 (阿)一字遍布全身,而为一曼荼罗也。”[大日经疏卷十二] p3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因缘生之有为法谓为事。不生不灭之无为法谓为理,即事者森罗万象之相,理者真如之体也。然如大乘中三论宗谓...【四静虑差别】 p0448 瑜伽六十三卷六页云:问:初二静虑有何差别?答:第二静虑中,三摩地圆满,有差别故。问:第...(术语)制伏意之恶也。无量寿经上曰:布施调意。同净影疏曰:修施治悭为调意。...福德和智慧。佛菩萨之身,即以福德和智慧来作庄严的。...(名数)常持者。三衣,钵,香合,拂子,尼师檀,纸被,浴具也。见诸乘法数。...(术语)十八有学之一。一来向中证极果之圣者也。此有二种:一三生家家,断欲惑三品,既灭四生,犹余六品,即三生者...(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二愿。净土万物以无量杂宝与百千种香合成之誓愿也。...(经名)一卷,唐般若三藏译。佛说那罗延力之量,比较佛力。因说为施食者得此佛力也。...梵名 Sīvali,巴利名同。又称仁吉。音译尸利罗、尸婆罗、世跋罗、施跋罗。佛弟子之一。刹帝利种出身。其人秉性仁慈...(名数)佛于毗耶离国庵摩罗树园对宝积童子说十七种之净土:一、直心,是菩萨之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之众生,来生...(1375~1446)日本临济宗僧。别号豩庵、续翠。东常缘之叔父。早岁即入建仁寺,师事绝海中律。曾住于建仁寺、南禅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吃素有益健康,早经医学的证实,不信请看:台视隔壁的台湾疗养院,凡是送院的病人,一律要吃素。根据统计,吃素的病...
当下能令心清凉、解脱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不用远求。令人此时此地能够远离、灭除热恼是正法的特质之一。...
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悟明心地,禅宗一定是要大彻大悟,教下一定要大开圆解,在净土...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
在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佛陀波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佛陀波利,汉译为觉护,为北印度罽宾国的高僧。 作为罽宾国...
一个科学家早上起床没找到拖鞋,有点恼火。当他没注意到自己在生气,他去卫生间洗簌,这时候生气一直在自己生长,他...
我们大家都发了菩提心,我怎么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属于偏的,偏向外的,还是向内的圆呢?你现在活在感受当中,你就是偏...
首先来看 依苦谛发心 。这是要用圆教的智慧来观照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为生老病死之所逼迫。生老病死是一切众生必然遭遇...
一字布身德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字文殊法 | 下篇:一字成多 |
(术语)密教以譬凡夫之心脏。菩提心论曰:凡人心如合莲华,佛心如满月。...
事理
四静虑差别
调意
福智
七事随身
家家
宝香合成愿
大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仁性
十七种净土
江西龙派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为什么要吃素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孙红雷:母亲靠捡垃圾把我养大

文殊菩萨点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贵佛经

【推荐】及时把情绪处理掉

不管外境顺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