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国,多比丘遇贼失衣,来到祇桓,有信闻之,多送衣与比丘。言止,便为供养,已有三衣,故不须也。六群令取,持以与我,遂更受之。比丘举过,佛因制戒。”(含注戒本卷上·二四·九)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指报身具有说法、可见、诸业不休息、休息隐没、示现不实体等五相。(一)说法相,谓报身为众生而说法。(二)可见相,谓...【于应恭敬而不恭敬过失】 p0753 瑜伽九十九卷四页云:若于尊教,轻触怨咎,怒睛恶视;不恭敬听受别解脱经等。...一不杀生戒 二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 次三归而辨五戒者。大智度论云。念佛如医王。念法如...(人名)善导死后,赐光明之寺额,自此尊师为光明大师,光明和尚等。...(一)凡三卷(下卷缺)。南朝陈代慧达撰。又称肇论吴中集解。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为肇论之注释书中最古者,其释义...(经名)具名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与大般若第四分同,而有常啼昙无竭二菩萨事,是般若经译本之...“随缘真如”之对称。真如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变异,故称不变真如。即指本性之真心、常住之佛性。此不变之体,随缘生...【鬬诤劫中有过失】 p1468 瑜伽六十卷十六页云:复次鬥诤劫中,有四过失。谓寿量衰退、安乐衰退、功德衰退、一切世...(地名)Kapitha,在中印度,周回二千余里,城西二十余里有大伽蓝。伽蓝之大垣内有三宝阶之遗趾。释尊自忉利天下时...六通之一,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不论远近内外昼夜,都能得见。...正法,即佛所说之教法。正法炬,即谓佛法犹如火炬,能照烛生死之昏闇,令痴迷众生脱离烦恼,趋向涅槃正道,故以火炬...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01、对动物最好的保护,就是不干扰它们的自由生活。 02、野生动物不是商品,生命无价,不要图财害命。 03、不要购买...《贤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佛陀讲经说法的道场,听到一位出家师父诵经的声音特别好听,他...
我们要做种种佛事,无非是消灾延寿、祈福、超度,要知道做种种佛事,一心念佛功德最大。为什么呢?如果带有一种经忏...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念佛法门有佛力的加持,还能够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不至于遭受种种的魔障。 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不修行可能还正...
一、迎师 传法时至,鸣钟三下。诸师及观礼随喜者齐集法堂(或其他预定殿堂)静候。 引礼师两位各持引磬左右对站。接...子午岭沿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之间的边际徐徐东进,南折而行,忽然一个拐弯,遂耸成了玉华山。川流不息,冲出四个峡涧...
过分取衣戒缘起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过分取衣戒知足 | 下篇:过分取衣戒释名 |
(譬喻)以譬生老病死之四相。谓生老病死,逃避无所,如四山合来也。涅槃经二十七曰: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
报身五种相
于应恭敬而不恭敬过失
五戒
光明大师
肇论疏
道行般若经
不变真如
鬬诤劫中有过失
劫比他国
天眼通
正法炬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保护动物行为指南
发牢骚会影响身材和容貌

【推荐】种种佛事,念佛功德最大

水陆法会为何是经忏法事中最为隆重的

佛教的十九种修持法门
大安法师:念佛法门能够令我们离开魔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