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宗记·释四提舍尼法:“学家,即初果见谛,是有学之家。”(戒疏记卷一六·八·二○)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术语)般若波罗蜜之异名。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名数)大藏一览三引指要录曰:注出般若名相八十余科,庶发披阅者智智尔:一、五蕴,二、六根,三、六尘,四、六识...(术语)佛道之枢要也。贤愚经十三曰:愿重矜愍,显示道要。赞阿弥陀佛偈曰:究畅道要无障碍。...谓一来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所言有为一来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学根力有学尸罗。有学善根。八...(术语)乘者,以名开悟实相之智慧,戒者以名净除身口恶之制法。此中小乘之比丘,戒急乘缓,大乘之菩萨,乘急戒缓。...据释氏要览卷上载,修行者必须饮食之理由及其利益有四,即:(一)资身为道,谓修行之人若无饮食,则身疲力倦,难以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新译,是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悟,亦即究竟圆满的佛果。...和合者,谓于因果众缘集会,假立和合。因果众缘集会者,且如识法因果相续,必假众缘和会,谓根不坏境界现前能,生此...【于一切心无不系念】 p0750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于一切心无不系念者:为欲无间领解音韵文句义故。无不了知,...【印】 大论云:佛法印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行者知三...(术语)又曰毛道。凡夫子异名。又,禅家之职,剃净人之毛发者。亦曰毛头。...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江西德兴人夏原吉初入仕途,便因为一个很偶然的细节,被皇帝纳入法眼,由此开启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 原来在明朝初...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末法,正入斗争。转展陵夷,后之又后,皆赖此经神力,救拔余生...一次,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你爱色吗? 云居正在用竹萝筛豌豆,听了洞山这样问,吓了一跳,萝里的豆子也洒了出来,...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拉回来,特别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总把三、四十岁,精强力壮...
蕅益大师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就是说我们一念心性是全真在妄,全妄在真。凡夫一念的迷,所以全真在妄;...佛法在离言自证,本无可以宣说的文字语言。而佛以方便利人故说法,则法法皆显不思议理,随举一句一偈,皆可总持全体...
一、信资粮 首先,我们来听听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资粮的第一个信资粮。所谓信,从字面的解释,就是相信、信心。那...
第一集:乱世孤旅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
学家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嫌视比座戒开缘 | 下篇:学悔沙弥 |
因明用语。阙遗不周之过失。为“支过”之对称。又作阙减过、阙减。即因明论式中,或无言陈,或虽有言陈而义理阙漏不...
知见波罗蜜
八十一科
道要
一来果
乘戒
四利须食
无上正等正觉
和合
于一切心无不系念
印
毛头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决定命运的态度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你爱色吗
不要把回忆拉到现在来

全真在妄,所有真实功德就在妄想当中
太虚大师《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

往生净土的三部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