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明次第。衣则无时不须,资身最要,理先明之;即得覆形,内恼须济,故次乞食;身虽得立,威仪须托,故第三明树下坐;无病三足,病起不救,则无治能,故立腐药为第四也。”(业疏记卷一七·一八·五)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Shengmeiyushengbumeizhizheng 中国佛教史事。人的形体死亡之后,精神消失还是继续存在,即神灭还是神不灭,本...表示诸法不可言说、不可思议之四句语。盖涅槃经尝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而立六句之不可说。南本涅槃经卷十九光明遍照高...【非天胁】 p0711 瑜伽二卷十二页云:又近雪山,有大金崕,名非天胁。其量纵广五十逾缮那。善住龙王,常所居镇...祈雨停止之神咒。密咒圆因往生集举出其咒文(大四六·一○一三上):“唵 萨唥末 麻马合啰麻帝 吃呤帝 吽,某甲等愿...那罗延,梵名 Nārāyana,巴利名同。乃具有大力之印度古神。又作那罗延那天、那罗野拏天。意译为坚固力士、金刚力...(名数)法佛报佛化佛也。即三佛菩提等。【又】太平之佛鉴禅师慧勤,龙门之佛眼禅师清远,天宁之佛果禅师克勤。此三...【染净二法】 染法、净法之并称。又称净法不净法。染,即烦恼污秽之义,是无明之法。净,即远离烦恼,清净之义,是...谓一切万法都是由心而起、由心所造的。...亦名:归妇贾客食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两三钵受;若病过受,问已,共分,使知村处;若自送僧寺...(术语)独一无二之法门。六祖坛经曰: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惠能曰:...子题:佛开诸比丘食缘、一食法、一坐食、一坐食五正食、数数食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说一食法,五种...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有的是经大众复议通过者,如布萨...秋天,来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大地洋溢着一片欢乐。佛陀来到农庄,许多人都恭敬地供养他。只...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诚。有一年,他要举办供僧法会,礼请全国的高僧前来接受他的供养。按照佛教的规矩,在供...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具有大智慧的人,不是神仙。我们熟知的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不坚。后还追悔。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先虽富乐。后还贫苦。是...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宽容的人,不会轻易伤害别人。而一个处处怨天尤人之人,不仅会伤害他人,其实被伤的最深...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汉,是小乘佛教,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宏海法师答: 这一问题...修此五位菩萨心咒,可得美貌,可得财富,可得人心,可消除障碍违缘,可忆起前世,可往生成佛。 一、观音心咒 唵(on...
四依法次第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四依法树下坐制开 | 下篇:四依法为行法依 |
【摩诃罗】 此云无知。律中,阿难摄众无法,迦叶诃言年少。阿难言:我今头白,何故名年少?答云:汝不善察,事...
神灭与神不灭之争
四不可说
非天胁
截雨咒
那罗延天
三佛
染净二法
一切唯心造
取归妇估客食过限戒开缘
不二之法
足食戒缘起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寺院道场的十九种法事法会
心地的耕耘

不论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对待

如何与佛愿相应

为何有人先富后贫,有人却先贫后富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