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病,若口痛,若食羹,若食乳酪浆、酥毗罗浆,若苦酒者。”(含注戒本卷下·一○·一二)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名数)眼等之六尘也。是为凡夫迷妄之境,故名妄。楞严经四曰: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闻觉知。...梵语 mrdvindriya。指根机迟钝者。又作下根。系“利根”之对称。于佛道修证上,根机之利、钝,影响其进趣之迟速与证...天台宗以镜像为譬喻,显示空、假、中等三谛圆融无碍之义。摩诃止观卷一下(大四六·九上):“譬如明镜,明喻‘即空...【无明等十二支由五相差别】 p1099 瑜伽六十卷十六页云:问:先说生杂染中,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此无明等十二...【神我】 神我即第八识。外道执神我能生诸法,常住不坏,计为涅槃。是二十五谛之主。...亦名:僧共坐阶降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僧祇,无岁比丘,得共三岁坐;乃至七岁,得共十岁坐。若卧床,得三人坐。...(杂语)谓流转轮回无极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别他那】 梁言围,亦云吠率怒天。...梵语 prthag-jana。音译必栗托仡那。全称婆罗必栗托仡那(梵 bālaprthagjana,意译愚异生)。旧译为凡夫,新译为异...理和和事和。理和是二乘圣者共同断除见思二惑,及共同证悟无为的道理;事和是对凡僧而言,共有六种,即身和、口和、...(术语)于真言行称五种三昧耶中第三之三昧耶受明灌顶已下为弟子位,称第四已上为阿阇梨位。义释十二曰:若弟子之位...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
瞻部洲中多苦事。瞻部洲就是南瞻部洲,指我们这个世间地球,又称为南阎浮提。四大部洲当中,南瞻部洲众生是多苦事,...
讲个真人真事的故事给大家听听,弘一大师讲的。 在民国初年,袁世凯要起洪宪,他把造反的有名人物都抓去关起来,章...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理解?这是弟子刚从中台电子报四三○期中读到的,和我经常背诵...
改悔孝亲晚年得子 在浙江的仁和,有一位秀才名区思治,四十岁时仍未有儿子。为了求子以延续宗脉,他往庙堂祷求神明...
开学季,大一新生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大学校门。然而大学该如何过呢?父母该怎样嘱托孩子?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说「凡所有相...
我们受完三皈依后,虽身同世俗,但心是菩萨,所获功德,不可思议。生命的目标不一样,心态不一样,生命的品质就完全...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不久,魔王便起了妨碍佛陀弘法的念头,于是立即前去佛陀所在。 魔王对佛说道:您平日总是显现庄...
[口*翕]食戒开缘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口*翕]食戒释名 | 下篇:同戒义 |
(术语)参禅之会坐。谓学禅道之法席也。传灯录十一曰:沩山禅会。...
六妄
钝根
镜像圆融
无明等十二支由五相差别
神我
比丘共坐阶降
生生
别他那
异生
二和
弟子位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六度集经

瞻部洲中多苦事,娑婆界内少闲人

章太炎念地藏经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改过获福感应二则

教授写给新入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
无住生心与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