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于真言行称五种三昧耶中第三之三昧耶受明灌顶已下为弟子位,称第四已上为阿阇梨位。义释十二曰:“若弟子之位未得许可,固不在言限,何可妄说?”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总称世出世之福利功德。无量寿经下曰:福禄巍巍。...【大乘补特伽罗】 p0244 杂集论十三卷三页云:大乘补特伽罗者:谓住菩萨法性,若定不定;性是利根;为求解脱一切有...(术语)名者体上之名称,义者体上之义理。如言诸行无常,诸行为名,无常为义。又呼召之名目,谓之名,为名所显之法...(杂语)Śaila,译曰山。见名义集三。又梵语播啰嚩多Parvata,又作拟里Giri,见梵语杂名。...梵语 avidyāsrava 或 avidyā-āsava,巴利语 avijjāsava。为三漏之一。漏,流注之义,指令有情流注于三界之烦恼...【证成道理有五相清净】 p1439 显扬二十卷十五页云:五种清净相者:一、现量所得相。二、依止现量所得相。三、引自...【瞋恚盖】 p1321 如五盖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五卷十七页云:云何瞋恚盖?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欲为扰恼...(术语)称一切智智。大日经六曰:一切战论息,能生巧智慧。义释十二曰:巧妙智者,即是一切智智之别名也。...西藏名 Tho-liv gser-khav。为西藏西方阿里州(藏 Mvah-ris)迦当派之僧院。建于西元一○二五年,有三层楼塔。传说...指为受戒者讲解戒律。有二义,或单指解说戒法;或于每半月布萨之日,上座比丘诵读戒本时,诸比丘中若有犯戒者,须于...缘是攀缘的意思,心识所攀缘的境界,叫做所缘。...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弘化社32分本)...(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代。 那么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深切的...
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他背业障? 容通法师答: 这个问题是这样子的,实际上,我们...
世尊涅槃转眼两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经典中所悬记的末法时期等种种败坏之相,现今都一一显现无余。纵观当今国际形势...【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 问题来了,前面一路下来都是讲般若,是菩萨六度里...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先了解什么是真妄。首先我们看左边这个叫作生灭心。我们的生灭...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也莫说了生死的话。但只是持戒也不是容易事,因为不顺习气,...问: 请问法师,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佛念到清净心才能往生?我学佛已有二十几年了,真的没有清净心,因为我有时还会...
唯佛才能制戒。为什么唯佛才能制定戒呢? 因为人性当中的种种烦恼,就像海底世界,种种暗礁,种种曲折,唯有佛的智...
弟子位
【佛学大辞典】
上篇:弟子 | 下篇:弟子品 |
(譬喻)憍慢之深坑也。止观十曰:胜者堕慢坑,负者堕忧狱。...
福禄
大乘补特伽罗
名义
势罗
无明漏
证成道理有五相清净
瞋恚盖
巧妙智
托定寺
说戒
所缘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颠倒的人生
忍辱波罗密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学佛从受戒开始
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到清净心才能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