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磨疏·立章悬判:“言僧体者。(一,五阴实法)有人言,依诸小论,以五阴实法为体。总阴成人。人为别用。四人和聚,成于僧用。故俱舍云,僧和合,以不隐没无记为性。行阴所摄。(二,四人假用)(一、古解)有人约律准论,取成实意。揽指成拳,揽阴成人。人假为体。实法无用;四人假用为僧之体。而用无别体,还以四人阴本为体。如身口业无别有体,还以色声为体。(二、今取)今存后引,是所当宗。然律本文,不就义理明体,故不广引。(三,依律约数)(一、约教示体)有人但依律本,约数明体,谓一人、众多,至于四人。并取三根清净,无非法相,便成僧体。如对一人持说告白,若非足数,虽举不成。故僧祇云,僧无破戒不清净也;又十诵云,清净同见,是名为僧。(二、随相辨异)若随事别,僧分多相。依相辩体,则五人十人等。今取刊定法务者为体,如上三列。如心念口言,即以自唱者为体。若据对首告情,则以前证者为体,或能所俱体,谓说戒等法。若据众法羯磨,能所不定;若前有所被,便除所为之人;说恣之法,同界成僧,便无所为。(四,局据四人)(一、古解)有人但取四人为体。以三人已下,不名为僧。故文云,大众者四人若过。杂心云,四人名僧,非三人故。由大圣鉴物,知三人已下,办法未尽。四人已上,作法成济。便标胜德,故独名僧。(二、今破)今若互约众别两法,互有通塞,俱非尽办,应不名僧。然则不尔。当分通办,号弘法者,何得不名秉法之僧。古人迷名,谓僧异数。今翻为众,止是数收。四人已上,其量不穷;故约众名,总摄僧体。核论附法,弘在三缘。故僧次一人,功用极大。通界尽集,心念众法,办与百千敷教齐等。约此齐量,假用为体。(五,六和德用)(一、叙由)有人云,上虽约义,从用就相随务,皆云辨体。然僧宝之本,要假法成。乖法则百千非用;具法则虽一能办。何以明耶?经云,修六和敬,令僧不断。(二、出体)(一、明三体)故正戒见为法慧之宗。由戒法为众德之基,同受故须同行。有缺缘成,不名僧也。虽复同戒,必同见慧,为入道之本。有异见者,同界别法,两各得成。故见异法同,不名僧也。虽同戒见,净行须同。邪命利乖,财法不共,又非僧也。(二、示三和)上三据于僧体。至于时务成济,要以三业为相。故曰应来集者,谓身和也;应与欲者,谓心和也;应诃不诃,谓口和也。(三、结显)既备三体,能顺三和,随务成决,是非俱办,故云僧也。据此德用以辨僧体。”(业疏记卷二·五·一三)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人名)洛阳伽蓝记法云寺。西域乌场国沙门昙摩罗所立也。摩罗聪慧利根。学穷释氏。至中国即晓魏言隶书。凡所闻见。...(术语)三聚之一。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不住定...言戒取者,谓于随顺诸见之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此因最胜,能得清净之果。无利勤苦所依为业,谓牛狗等戒,及投灰、拔...日本佛教用语。即书画佛、菩萨、诸神、天等形像,或陀罗尼、名号等,置入囊袋内随身携行,称为守。囊袋内之佛像等,...(术语)宗主也,要如义,事物之主要名宗要。法华玄义一曰:如提纲维,无目而不动。牵衣一角,无缕而不来。故言宗要...(术语)极乐之池中及须弥山与七金山之内海,皆盈满八功德水。无量寿经上曰: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指日本奈良、大阪交界之金刚山地一带。奈良县之东斜面有南北葛城郡,该处有金刚山、葛城山、二上山等,皆南北并列。...又称宝光比丘尼。为佛陀弟子之一。据撰集百缘经卷八比丘尼品载,舍卫国有长者,生一女,端正殊妙,为世所希有,顶上...梵语 vāsanā,巴利语同。又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略称习。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尤以烦恼)经常生起,其熏习于...(书名)六卷,宋智礼从义着。释荆溪之止观义例,而立异计。所谓山外宗也。...敬爱,梵语 va?īkarana。音译作皤施迦罗拏、嚩誐羯啰拏、嚩始迦鲁拏或嚩舍、伐施迦啰拏。密教修法之一。又称庆爱法...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如果我们想在临终时顺利地往生,那就必须在平时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要时时提起往生极乐世界的心。能提起这种心的...
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伤害你,只有一个人会伤害你,是你自己在伤害你自己。 你把《楞严经》读通了以后你会发觉,所...
问: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怎敢相信是佛是魔?当下心该如何? 大安法师答: 这得要问你,你是不是信愿持名了?你如果...问: 请问法师,弟子经常做恶梦、怪梦,不知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在你睡觉之前,至少念十到十五分钟的阿弥陀佛...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的人,也泛称一般的在家人。施主梵文音为陀那钵底,又作布施家...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逃难的人流中,一位母亲带着她3岁的孩子,随着人流向远方走去。 这位母...
我想我们净土宗的目标在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就是有些东西在临终的时候会让你起颠倒的,有些东西会在...
近来看到很多佛友的QQ头像,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男人的、女人的、小猫的、小狗的、骷髅的、风景画等,还有的是很不健...
僧体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僧食通一切僧唯除犯四重人 | 下篇:俭开八事 |
【执受及非执受差别】 p1031 瑜伽六十六卷十页云:复次略由五相,建立执受诸法差别。何等为五?谓初唯色,说名执受...
昙摩罗
定聚
戒取
守
宗要
八功德水
葛城
宝珠比丘尼
习气
纂要
敬爱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推荐】在日常生活中,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方法

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会伤害你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如何判断是佛是魔
大安法师:经常做恶梦怎么办

「施主」有何含义
爱是一种支撑

【推荐】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