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不忏举并解者,罪从缘生,生便有业,招集增漏,偏非道务。今冒染大度,罪福本空,心同俗染,未思洗荡。舍弃众外,义同不足。后乃忏伏,更作法收。”济缘记释云:“罪从缘生,缘即心境。缘生虽空,生则成业,业必感报。虽学大教,言行相违,故云冒染。梵网云,口虽说空,行在有中是也。今世禅讲,多堕此见,但知心空,不知心有。诸大乘经,皆谈二谛。若专空寂,空则非空。纵使空空,还成偏计。智者云,业性虽空,果报不失。是知妙(妙)有则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历然。因笔斯文,略言大要。”(业疏记卷三·二七·一九)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流派)Mahiśāsakaḥ,小乘十八部中,化地部也。...古时寺院于法会时,煮豆施大众,其豆称结缘豆。即于阴历十二月八日(一说四月八日),若有举行施豆之佛事,则先于夜...【五事真俗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六页云:问:相、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世俗有。由二因缘故。一、...菩萨之八种报因,及因此而得之八种果。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菩萨学有七处,其中自利他利略说十种,十种中之果摄自他...【永断一法定得不还】 p0496 法蕴足论八卷四页云: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汝等若能永断一法,我保汝等定得不还一法。谓...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全一卷,或二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乃集辑有关修道修观之小经。此经版本有二:(一)高丽本为一卷,共...(传说)国王欲得雁肉,以笼养之,中有不食者,诸雁谓曰何不食?不食者言忧不能食。七日瘠瘦,得从笼孔中出飞去。遥...(一)指显示诸法生灭变迁之生、住、异、灭等四相。又作四有为、四有为相、四本相。属心不相应行法。 (一)小乘说一切...【遮罪】 p1341 瑜伽九十九卷五页云:云何遮罪?谓佛世尊,观彼行相,不如法故;或令众生重正法故;或见所作,随顺...(术语)结者烦恼之异名。谓断烦恼也。四教仪四曰:三藏佛三十四心发真断三界结尽。...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有一天,有学僧问慧日法安禅师: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法安禅师说:狗走抖擞口。 学僧又问:禅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人生仿佛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然而,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真正的利益最大化,是人类整体的共...「苦」是人生实相,离「苦」得「乐」,人之所欲。学佛最终的目标,即是透过佛法的修学体证,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苦...地藏菩萨说,除了供养十方诸佛,还得供养我地藏菩萨。前面说的甚深义理,因为我(指地藏菩萨)是主法者,所以要供养...修禅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对禅理一知半解,只凭嘴上空说,没有任何意义。对于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与佛学融...古德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勉励改过行善的人,往昔的过失无须过於灰心丧志、退缩;只要...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在众多的...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堪言,而有一种偏激的悲观厌世态度。诚然,放眼俗世,苦乐皆有...
不忏举法并解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不得辄信举罪人语 | 下篇:不忏举羯磨 |
(菩萨)天台所立六观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