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六卷七页云:又发如是解了心者、听闻正法,由三种相,发生欢喜。一者、由补特伽罗增上故,二者、由法增上故,三者、由自增上故。补特伽罗增上者:谓由睹见深可赞仰、具大威力、端严大师,及所称扬、善说法者。法增上者:谓所说法、能令出离烦恼业苦,及令信解最上深义。自增上者:谓有力能、于所说法,能随觉悟。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菩萨)梵名乞叉底檗沙Kṣ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禅定观察众机,于二佛中间无佛世界...天台宗认为一切法,都是真如实相,或名为如,或称如是。十法界中, 一、外显的形相,名如是相, 二、内具的...【六懮近行】 p0302 集异门论十五卷五页云:六忧近行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见色已;顺忧处色近行。二、耳闻声已...(术语)旧译曰第四禅。新译曰第四静虑。色界四地中第四地之名。此有九天,其第三广果天中有大自在天宫。此第四静虑...为禅林葬仪行事之一。秉持火炬行荼毗(火葬)之意。葬仪时,导师秉炬,以之象征火葬亡者。旧说秉炬与下火、下炬同义...(譬喻)金刚界譬智以水,故智曰金水。三昧耶戒序曰:观心佛于金水。...(名数)贪瞋痴之三者。俱舍论二十一曰:缚有三种:一贪缚,谓一切贪。二瞋缚,谓一切瞋。三痴缚,谓一切痴。何缘唯...【贯穿因性】 p1027 瑜伽八十卷五页云:云何贯穿因性?谓由二种相。一者、观察能取所显故,二者、彼如实通达所显故...凡三十卷。又称大宋高僧传。宋代赞宁(919~1002)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本书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奉敕编纂,继...【腻地】 此云依。法华疏云:利物以慈悲入室为首,涉有忍辱为基,济他以忘我为本。能行三法,大教宣通,即世间...(物名)译曰靴。慈恩寺传三曰:亟缚屣,唐言靴也。梵语杂名曰:靴,迦缚史。...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
有一个老妪,儿子幼时出家,现在她很老了,连讨饭都走不动路。她获悉儿子当了庙里的方丈,好像这个庙还很有钱。她就...
释迦牟尼佛出家成道后第八年,渴思报答母亲摩耶夫人生育之恩,以神通力从祇洹精舍到忉利天,于善法堂的金石上结跏趺...从前,有一个善良的商人,他驱赶着八头牛,到一个很远的名叫俱哆的国家去贩卖。 他已经走了很多天,这一天,他早早...
开学季,大一新生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大学校门。然而大学该如何过呢?父母该怎样嘱托孩子?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问: 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是不是这里面有偏差呢? 大安法师答: 有些事情没有达到预...学佛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三种: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报。 健康、幸福、长寿是一般人的人生理想,这可以通过调食、调睡、调...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
听闻正法由三相生喜
【法相辞典】
【听闻正法由三相生喜】 p1464
上篇:饥馑劫 | 下篇:变异香 |
前言善恶,本属对名,兹叙真实。宜知不着,盖对待于恶,姑有善名。究竟指归,宜双不取。 一、灭恶 无杀无盗无...
地藏
百界千如
六懮近行
第四静虑
秉炬
金水
三缚
贯穿因性
宋高僧传
腻地
亟缚屣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佛陀造像的最初因缘
商人与龙女的故事

教授写给新入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

为什么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却没走
学佛的三种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