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七卷十三页云:如本论中所说三业,谓应作业,不应作业,及非应作非不应作业。其相云何?颂曰:染业不应作。有说亦坏轨。应作应翻此。俱相违第三。论曰:有说染业,名不应作。以从非理作意所生。有余师言:诸坏轨则身语意业,亦不应作。谓诸所有应如是行,应如是住,应如是说,应如是着衣,应如是食等,若不如是;名不应作。由彼不合世俗礼仪。与此相翻,名应作业。有说:善业,名为应作。以从如理作意所生。有余师言:诸合轨则身语意业,亦名应作。俱违前二,名为第三。随其所应,二说差别。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异生离欲无有见道】 p1117 瑜伽五十八卷十六页云:若诸异生、离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无有见道。彼于欲界...亦名:不犯有二种、二种健儿 子题:第二白法、白法、黑白二业 含注戒本·戒经序:“佛言,无犯者有二种:若本不犯,...【犯轨则摄】 p0522 显扬七卷十五页云:犯轨则摄者:如有一人、于诸威仪,或于所作,或于方便修善品中,如前所说,...(杂名)北俱卢洲也。此洲之定命千岁。故曰北洲之千年。俱舍论十一曰:北洲定千岁,西东半半灭,此洲寿不定。...又名三世无障碍戒,即密教所说的方便戒、亦即大乘的十善戒。...(术语)佛菩萨之善计,化教行邪道之众生也,如灯光梵志,和须密多女等。...(名数)唯识论十以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为四佛身,而佛土亦有四:一法性土、二自受用土、三他受用土...【二执】 一般指我执与法执,又作我法二执、生法二执。小乘说一切有部等主张法体实有,故仅揭出‘我执’之说;大乘...何故真如名无我性?离二我故。...(仪式)歌者歌叹。呗者梵语呗匿。译曰赞颂,赞叹。是梵汉双举之语。又唱呗之义。法华经方便品曰:或以欢喜心,歌呗...(一)又作六事成就、六种成就。谓诸经之通序“如是我闻”等语有六种成就。即:(一)如是,称信成就。即指阿难之信。佛...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问: 请问,当人往生去极乐世界时,是活着去或死后去? 大安法师答: 活和死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往生的时候,这两个...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我就会联想起中医《黄帝内经》里面所讲的怒伤肝、喜伤心、忧...从前有个国王,每天从早到晚,满脑子盘算的都是钱财女色,丝毫不理会百姓的疾苦。他特别怕死,偏偏死这念头,又总是...在佛住世的时候,有一个老人来这个庙上出家;佛不在庙上,到外边去了。庙里的阿罗汉一看,这个老人大约有八十多岁了...
净土法门中,有一种大精进,大勇猛,大行持,非一般人能够用功的昼夜经行念佛方法,叫般舟三昧。什么是般舟三昧呢?...心病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里不舒服,就是当我们的内心不能安静,不能止定下来。佛陀也曾开示:我们的心病有五大种类...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后着力精研大乘佛法。二十三岁时,他...
一、学佛首先要念苦 你们今天能够皈依三宝,走向学佛之路,这是一条解脱、觉悟的光明大道,是好事情。学佛首先要念...
应作不应作等三业
【法相辞典】
【应作不应作等三业】 p1401
上篇:应远离乐 | 下篇:总义四相 |
禅林中以华严经、宝积经、般若经、涅槃经等四部八四一卷为四大部经。若对一切经称大藏,则此四大部经称小藏。敕修百...
异生离欲无有见道
无犯者有二种
犯轨则摄
北洲
十种方便戒
逆化
四种佛土
二执
真如名无我性
歌呗
六成就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往生是活着去还是死后去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贿赂阎王
一声南无佛

妙莲老和尚传奇
心病有五大种类

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