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十六卷一页云:非如独觉,及诸声闻,虽断烦恼;而有余习。贪爱习者:如尊者阿难,怜诸释种。瞋恚习者:如尊者毕陵伽筏蹉,语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习者:如尊者舍利子,弃掷医药。愚痴习者:如尊者笈房钵底,食前咳气,知食未消;不知后苦,而复更食。如是等事,其类甚多。问:何缘独觉及声闻,虽断烦恼;而有余习。佛不尔耶?答:声闻、独觉、慧不猛利。虽断烦恼;而有余习。如世常火,虽有所烧;而余灰烬。佛慧猛利;断诸烦恼,令无余习。如劫尽火,随所烧物,无余灰烬。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观境自在和作用自在。观境自在是菩萨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一切法圆通无碍;作用自在是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则...露地,为门外之空地,喻平安无事之场所;白牛,意指清净之牛。法华经譬喻品中,以白牛譬喻一乘教法,从而指无丝毫烦...(动物)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迦迦罗虫,此云黑虫,虫必害母。梵Kākala。...全一卷。又称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消灾吉祥经。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谓于清净处设道场,诵持炽盛光...有情众生之身体系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体内四大之组合结构若不协调,必令身体感觉不适,呈现病相,如:(一...(术语)正决定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广雅楷模品式法也。法华玄义一上曰:印是楷定不可改易。...又作色处、色界。或单称色。为五境之一,六境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眼根所取青黄等质碍之境,称为色境。分...(术语)四业之一。受果报而无决定之业也。...位于韩国京畿道开城府内。又称广通普济寺。据高丽图经载,本寺位于王府之南泰安门内。正殿富丽堂皇,远胜于王之居处...【顺决择分】 p1107 如净初静虑有四种中说。 二解 无性释六卷十五页云:言决择者:卽是现观。此分卽是法无我忍。引...又叫做净土三部,即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问: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对傲慢我总是无法控制,傲慢总在不知不觉中显现出来,更可怕的是对傲慢竟然浑然不识。...
1、心念的力量 一个人的外貌与他的内心思想密不可分。相由心生,外貌多数是内心思想的外在显现。一个人起嗔恨心,那...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要提升人的质量,首先要从心理的环保、心理的建设,以及精神生活上来提升和养成,只有心理先健全了,人格才能健全。...
想想父母未生我们以前,我们本什么也没有。落生以后,只是赤条条的光净身,连一根线也没带来。父母也不嫌我穷,也不...生活禅这个题目,可以说是天天讲,年年讲,月月讲,总在讲这个题目,讲了这么多,是不是就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呢?还...
依天台从断惑的程度来分,十方刹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 凡圣同居土就是有凡夫...佛说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 一者求财,所愿不遂; 二者设有所得,日当衰耗; 三者在所至处,众所不敬; 四...
声闻独觉犹有烦恼余习
【法相辞典】
【声闻独觉犹有烦恼余习】 p1395
上篇:声闻乘道非佛乘道 | 下篇:声闻入正性离生与菩萨入正性离生差别 |
【安住种姓亦已趣入而未出离补特伽罗】 p0626 瑜伽二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名为安住种姓亦已趣入而未出离补特伽...
二种自在
露地白牛
迦迦罗虫
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四大病相
楷定
色境
不定受业
演福寺
顺决择分
弥陀三部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令外貌庄严美丽的好方法

功名富贵如何能求得呢
圣严法师《以四种环保提升人的质量》

不孝父母,学佛一切皆无意义
净慧法师《生活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