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七卷十四页云:云何观察非妙诸行以为无我?谓如有一、作是思惟:于我身形、女身形中,都无有我、及有情等,谁能受用?谁所受用?唯是诸行,唯是诸法,从众缘生。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绵作卧具戒制意、[帛*系]作三衣戒制意、乞蚕[帛*系]作袈裟戒制意、蚕[帛*系]袈裟戒制意 子题:敷具、六年卧具...(名数)身有所感触,谓之触。将得初禅定时。身中生八种之感触。谓之八触:一曰动触,坐禅时,俄而身起动乱之象也。...(术语)Yoga,一作瑜誐。男声呼曰瑜伽,女声呼曰瑜祇Yogin,与物相应之义(瑜祇Yogin为瑜伽Yoga之修行者,其体声第...一、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因世尊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才被称为菩提树; 二、娑罗树,又名摩诃婆罗树、...【末剌諵】 此云死。胜鬘云:生者新诸根生,死者故诸根灭。正法念经云:临终四大为害,谓之四大不调,有四种死...(衣服)五条袈裟之小者。禅家之挂络是也。...梵语 sajvrti,巴利语 sammuti。略称世或俗,即世间通俗之义,与“胜义”相对。为施设安立虚妄假有之法。又“世”有...(物名)又曰厕筹,拭屎之小木也。江南野录云:李后主亲为桑门削作厕简子,试之腮颊,少有涩滞者,再为治之。...【善识食】 p1138 集异门论一卷五页云:云何善识食?答:若善有漏思相应诸心意识,是谓善识食。...(经名)此经世有同名三本,文各不同。皆伪经也。开元录十八疑惑再详录曰:经引丁兰董黯郭巨等,故知人造。然圭峰灵...【唯境无识】 为‘唯识无境’的对称。系承认外境为实存的主张。唯识宗十大论师之一的护法论师主张‘唯识无境’说,...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在临终的时候,召集所有的弟子,作最后的说法。有一名弟子问道:师父,您去世之后,会在哪里转世?...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拜佛愈多,他的烦恼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大师说:...
问: 老和尚慈悲!禅宗寺院做早课和晚课的时候,拿出相当的时间念佛。早上念观世音菩萨,晚上念阿弥陀佛。不知道为...
一念心性的本体是清净的,而且是具足染净诸法的清净,这个清净当中,有十种可能性的激发。 先看第一个,瞋恚邪淫。...
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时,百般痛苦,耳不聪,眼不明,四肢无力,吃不得,睡不得,行不...
人常常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实际去了以后,心从妄想躁动到平静以后,可能不由地一声感叹:哦,原...
一切法相,梦幻泡影,似露似电,应起正观。 身心世界,尽是无常,凡愚执常,恋恋不舍。 不愿面对,自欺于己,徒须伤...
一、被佛陀点名出生 龙树(梵文:Nāgārjuna),可译为龙猛或龙胜,据《龙树菩萨传》末所说:其母树下生之以龙成其...
观察非妙诸行以为无我
【法相辞典】
【观察非妙诸行以为无我】 p1471
上篇:观察相 | 下篇:赞励 |
(行事)一周忌之法会也,供僧斋食名曰斋。...
[帛*系]作卧具戒制意
八触
瑜伽
四大圣树
末剌諵
小五条
世俗
厕简子
善识食
父母恩重经
唯境无识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诚实而又有意义的话

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

一切的仪规、念诵,都是为摄心而设

六道轮回,全部是妄念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从妄想躁动归回于平静

达观法师:无常观偈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