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十四卷十页云:论曰:应知蕴等善巧差别、复有二十三种。谓异摄论善巧、闻所生智善巧、思所生智善巧、德所生智善巧、顺决择分智善巧、见道智善巧、修道智善巧、究竟道智善巧、练根智善巧、发神通智善巧、不善清净世俗智善巧、善清净世俗智善巧、胜义智善巧、不善清净相有分别智善巧、善清净相有分别智善巧、善清净相无分别智善巧、成所作前行智善巧、成所作智善巧、成所作后智善巧、声闻智善巧、独觉智善巧、菩萨智善巧、最极清净智善巧。如彼卷十页至十二页广释。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解散法座也。...【扇搋半择迦等无邬波索迦性】 p0948 杂集论八卷一页云:问:扇搋半择迦等、为遮彼受邬波索迦律仪不耶?答:不...【苦故无我】 p0843 瑜伽六十七卷十四页云:复次由五因缘,若苦、卽无我。一、离苦诸行,我、不可得故。二、彼...即置评语之意。又作拣语、拣话、下语。禅林中,对公案之本则、颂等所加之短评。[雪窦颂古直注卷上、天童颂古直注卷...梵语 sākāra。有形相之意。为“无相”之对称。据大乘起信论、大日经卷七等所举,有相,系指差别有形之事相。又具...【八分语】 p0070 瑜伽八十一卷三页云:语者:当知略具八分。谓先首美妙等。由彼语文句等相应,乃至常委分资粮故;...又作五持。梵语 dhāranī,音译陀罗尼,意译作总持,有五义,即:(一)闻持,自闻一字之声,具悟五乘之教法与显密二...巴利语 vagga-kamma。又称别羯摩、别众羯摩、别众。于同一结界内,僧团中有少数僧侣为因应环境,而脱离大众另行“作...(术语)前世之生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宿世因缘,吾今当说。...【不敬】 p0316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自现己德,远离谦恭,于可尊重而不尊重;故名不敬。...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僧祇云,若在城住,贼来围城;王令比丘尽出上城,现多人相;不故看无犯,方便看见,即提。以...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佛顶首楞严咒...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禅宗智慧为什么对管理者有如此大的价值呢?不妨先与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一次,我参...
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 平常就要训练自己不随境转。 不可能说你平常没有这种功能,临终突然间出...
很多营养学家都说过一句饮食金句,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 人们追求食品色、香、味和口感本来无可厚非,但当食品...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培养一些习惯,没注意到它与我们往生的愿相应不相应,若不相...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谓无。应用千变万化,而不可谓有。三世诸佛...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的主人。舌头照命令行事,说些我们想要说的话,而不是它要我们...
《六祖坛经行由品》中,讲述了六祖大师得法的过程,靠打柴为生的卢行者,初次和五祖弘忍大师相见,五祖问:你是哪里...
问: 我学佛有多少年,修净土法门念佛,但是我很奇怪,时常梦见去一个陌生的山谷,在那边绕来绕去,不懂得搭什么公...
蕴等善巧差别有二十三种
【法相辞典】
【蕴等善巧差别有二十三种】 p1454
上篇:触界 | 下篇:摄受 |
禅林用语。与入室同义。即师家开室允许大众入室参问之意。入室乃从修行者立场说;开室则从师家方面说。[禅林象器笺...
解座
扇搋半择迦等无邬波索迦性
苦故无我
着语
有相
八分语
五种总持
别羯磨
宿世
不敬
观合战戒持相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管好心灵才能管好一切

平常颠颠倒倒,临终很难有正念

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觅之了不可得
培养说话的技巧

你就是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