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论三卷二十二页云:如是诸佛,同一法身,而佛有多;何缘可见?此中有颂。一界中,无二。同时无量圆,次第转,非理。故成有多佛。世亲释十卷十六页云:今当显示由此因缘,应知诸佛虽同法身;而或成一,或复成多。应知一者,法界同故;诸佛皆同法界为体。法界一故;应知一佛。又一佛者:以于一时,一世界中,无二佛现;故知一佛。又伽他中,显示诸佛,或一或多。一界中无二者:此句显示唯有一佛。一世界中,无有二佛,俱时出现;是故说言唯有一佛。余句显示诸佛有多。同时无量圆者:无量菩萨,同一时中,资粮圆满。若诸菩萨,福智资粮,同时圆满,不得成佛;如是资粮,应空无果。众多菩萨修集资粮同时圆满,是故应知一时多佛。次第转非理者:无有次第转成佛义。若诸菩萨修资粮时,观待次第前后成满;可得佛时,前后次第。然诸菩萨修资粮时,不待次第前后成满;故得佛时,亦无次第前后成义。是故同时有众多佛。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无为戒、真法戒等等,名目虽多,但就是十善戒,因十善戒是能生三世...(植物)Kusuma,又作拘苏摩。译为花。见玄应音义一。花十名中之一。见宗轮论述记。...(一)即无遇佛、闻法之机缘。系“有缘”之对称。无见佛闻法之机缘者难证菩提,故谓“无缘之众生难度”。后世转指无亲...(术语)但得慧障解脱之罗汉也。此人之性分,好悟道理,不好事用之功德,故但断障无漏智慧之见思烦恼,而不离障禅定...(一)比喻禅之智慧。 (二)枝,为支撑、辅助之意。指辅助坐禅之助力、助缘。鞞婆沙论卷十“四禅处”(大二八·四八四...(名数)菩萨六种之善巧方便也。一随顺巧方便,谓顺次教诫,令生信乐,说甚深之法而使之易解也。二立要巧方便,谓誓...指见思二惑,因见思二惑能招感三界之内的生死果报。...梵语 anātman 或 nir-ā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即佛菩萨顶上之圆光。又称后光。据大阿弥陀经卷上载,诸佛顶光,不及弥陀顶中光明。[观无量寿经] p4840...因明用语。因明中,能别之宗法应为立(立论者)敌(问难者)所不共许(共许,共同承认之意)其为实有者,称为不共有...【四善根生时可否转向余乘】 p0470 俱舍论二十三卷八页云:此四善根,各有三品。由声闻等种姓别故。随何种姓善根已...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中阴身就是神识,并不是神识变化成中阴身,也就是世俗所谓的灵魂。所谓中阴身七天会死生一次,四十九天之中一定会投...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佛陀证悟的原理之一便是:人人有佛性,人人当成佛。这佛性,没有染污,乃人性,本善良。 ...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杀其它动物是轻罪。众生固然一律平等,但唯有人类能够造恶业...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佛性显现不出来?就是因为有缠缚。所以我们跟已经成就佛道的果地有一个差...
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之后,接下来应该要修助行四正勤。四正勤有四个法门,能使我们不断地进步。这四个法门可以会归为二...有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快乐,缺少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不快乐,因为没有智慧的人,生活上有一点压力就想不开,有些人总是...
听完《金刚经》之后,如果能够相信它、接受它,还能说给他人听,这样的功德有多大呢? 一、净信功德 1、如来灭后,...空闲时,我曾经帮助一家心理机构做过问卷调查。问卷上只有一个问题: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在小区里,我遇见一位...
诸佛同一法身而佛有多
【法相辞典】
【诸佛同一法身而佛有多】 p1362
上篇:诸随烦恼四相差别 | 下篇:诸业时分定不定与异熟定不定四句分别 |
【三明】 又作三达、三证法。指达于无学位,除尽愚闇,而于三事通达无碍的智明。即:一、宿命智证明,又作宿住智证...
三世无障碍智戒
俱苏摩
无缘
慧解脱
禅枝
六种巧方便
界内惑
无我
顶光
不共有法
四善根生时可否转向余乘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中阴身
人性本善良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红尘中你被什么緾住了

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
让自己成为快乐又智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