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卷十六页云:问:如世尊说:缘起甚深。此甚深义,云何应知?答:由十种相应知缘起甚深义。谓依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说。依无常义者:谓从自种子生,亦待他缘。又从他缘生,亦待自种子。又从自种子及从他缘生,而种及缘,于此生事,无作无用;亦无运转。又复此二,因性功能,非不是有。又诸有支,虽无始来,其相成就;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转。又缘起支,虽剎那速灭;然似停住,运动相现。依苦义者:谓缘起支,一味苦相,而似三种相现。依空义者:谓缘起支,虽离有情,作者,受者;然似不离,显现而说。依无我义者:谓缘起支,虽不自在,实无有我相;然似我相显现。依胜义谛,诸法自性,虽不可说;而言诸法自性可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滁州人。姓蒋氏。依天衣义怀,传云门之宗要,住真州长芦寺,号佛照禅师。年寿并缺。门人有长芦宗颐,雪窦道...(术语)二无常之一。一切有为之法,刹那刹那生灭而不停住,是曰念念无常。见智度论四十三。...《佛地经论》七卷,亲光等菩萨造,唐代玄奘译。相传亲光是护法门人,丹珠尔收有戒贤造的《圣佛地经释》一部和本论基...(1645~1721)清代律僧。江苏武进人,俗姓唐。字宜洁,号佛庵。幼时通儒学,一日闻僧诵行愿品,因萌出家之志。二十...【得支持不】 p0994 瑜伽八十八卷十八页云:得支持不者:谓问苦受、不至增乎?非无间乎?非不爱触之所触乎?非违虑...【痴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根本烦恼心所之一.痴又称无明,以无明故,对事理颠倒,因果迷乱,义理全乖。《成唯识...(修法)对尊胜佛顶尊而修护摩法也。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一卷。...(书名)二卷。坚意菩萨造,北凉道秦译。由义品,入摩诃衍品,议论空品,顺修诸行品之四品而成,大乘教之概论也。...(一)梵名 Tisya。又作底砂、帝沙、提沙、补沙、底沙。即释尊于过去世三阿僧祇劫修行成满后,更修百劫相好业之时,所...【乐因非不决定】 p1311 俱舍论二十二卷八页云:且以诸乐因皆不定故者,此非正理。迷因义故。谓观所依分位差别诸外...(术语)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不贪欲 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之根本烦恼。 贪欲者,大致分为贪取、贪爱、悭贪三种,为十...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理来修正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上的错误。我们身、口、意三业,...问: 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样的相?是否就是自己平时供奉的佛像的样子? 大安法师答: 对...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还表示了相当的尊重。 《中阿含经》卷五十六说:有...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明代高僧,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法名袾宏,...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林中。当时,有一位名叫师子的大将军前往拜见佛陀。将军见到佛...
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方可不致撞墙磕壁,堕坑落堑。彼得人领,当须全体依从领者所...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牺牲的飞行员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和地点,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
缘起甚深十相
【法相辞典】
【缘起甚深十相】 p1304
上篇:缘起自相 | 下篇: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
【頞温缚拏】 此云马耳山,状如彼故。...
应天
念念无常
佛地经论
书玉
得支持不
痴心所
尊胜护摩
入大乘论
弗沙
乐因非不决定
观心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十善业道之除贪嗔痴三毒

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修行
临终接引时,阿弥陀佛现的是什么相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布施的五大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