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九卷二页云:又由三相,应知是愚。一、由自性故,二、由因缘故,三、由果故。愚自性故者:谓由缠故。即是忘失于现在世。由随眠故,即是当来忘失之法。愚因缘故者:谓于五相受安立中,不能觉了是无常等;及遍自体初中后位所有恼乱,皆不了故;当知即是于生老病、及死法性,不能觉了。初恼乱者:谓由生故。中恼乱者:谓由病故。后恼乱者:谓由老死二种法故。愚果故者:谓愁等苦,爱等杂染。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无有爱】 p1052 集异门论四卷十二页云:无有爱云何?答:欣无有者,于无有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术语)五通之一。又云神足通,神境通。变现自在如意,故名如意。飞行自在,故名神足。六尘之境,转变自在,故名神...梵名 Pāpīyas 或 Pāpman,巴利名 Pāpiya 或 Pāpimant。又作波俾掾、波椽、波鞞、陂旬、波俾、播裨。经典中又常...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梵语 ātmamoha。愚于我相、迷于无我之理者,称为我痴。与我见、我慢、我爱等三烦恼同为四根本烦恼。唯识三十论颂(...六班之头首,乃禅林中司掌修行教育之六职。临济宗称首座、书记、藏主、知客、库头、浴主等为六头首,曹洞家则以首座...指如来藏。真如之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为阿赖耶识,能变现一切万法,故称如来藏为识藏。楞伽经卷四(大一六·五一○中...(术语)天台所立五惑中,见思之惑名为通惑,尘沙无明之二名为别惑。以见思为通于三乘而断之惑故也。四教仪曰:集谛...【时语】 p0915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彼有时语者:谓所说语、应时,离非时;应节,离非节;应分,离非分。是...梵名 Sapta-jīna-stava。全一卷。宋代法天译。又作七佛梵赞、七胜者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系对过去七佛之梵赞...梵名 Ratnāvalī(宝花环之意)。全一卷。龙树着,陈代真谛译(557~569)。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计分五品,...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了名,有人在梦中娶了娇妻、生了爱子等等,这些是好梦;也有人...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比过去更频繁,接触面也更广,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自己或所属团体的利益...
道生法师(355-434),中国东晋、南朝宋时高僧。亦名竺道生,俗姓魏,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幼年跟从竺法汰出家,...报纸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个青年,因为追讨朋友欠他的五百元,而失手刺死朋友。庭审的时候,青年的母亲得知儿子将被...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忘了。 但往往有人一碰到灾难现前,或者一辆车正碰到身上来,...问: 关于往生的条件,在于深信切愿,弟子对这点也是深信不疑的,但弟子对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里面提到的,唯除五逆...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这里贫是指无财,耗是家破。多逢,是说不善之人,处处遭遇的处境。忧愁生于内心,患难产生于...世间有许多事情人们认为确确实实,实际上是一种的错觉而习于为然。或是错误自己还不知道。譬如自古人们以为,太阳绕...
愚有三相
【法相辞典】
【愚有三相】 p1251
上篇:饮食受用 | 下篇:着缚差别 |
以戒分之为四者: 一、解脱戒 由戒师以如法之作法,受戒身中,发得戒体,解脱身口之恶业,就此生沙弥比丘等之...
无有爱
如意通
波旬
伽蓝神
我痴
六头首
识藏
通惑
时语
七佛赞呗伽陀
宝行王正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人生原来是一场梦
圣严法师《如何用禅解决问题》

道生大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吹灭心头火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万一犯了五逆和谤法,就不能往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