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一卷二页云:云何过去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色。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界名)密严国与华藏世界也,密严国密严经说之,华藏世界华严经说之,皆为他受用之报土,初地已上断一分无明之法身...谓论说断惑之非初、中、后等三时,称为非初非中后;而论说前、中、后等三时,称为前中后取。华严宗之法藏等在五教中...(杂语)木制之马。以名解脱之当相也。从容录三则曰:木马游春骏不羁。...【善知六处便能引发广大威德】 p1150 瑜伽七十七卷十七页云:世尊!云何修行引发菩萨广大威德?善男子!若诸菩萨、...(术语)西天之法。旋绕长上,表恭敬爱慕之意也。西域记二曰:随所宗事多有旋绕,或唯一周,或复三匝。释氏要览中曰...(名数)又名四邪,四迷,四术。有种种之四执。...【重欲邪行】 p0869 瑜伽六十卷二页云:复次行不应行中,若母、母亲,委信他妻,或住禁戒,或苾刍尼,或勤策女...【思法阿罗汉】 p0852 显扬三卷十二页云:二、思法。谓成就如是软根;若思自害,卽能不退;不思害时,卽可退失...亦名:主客相待法 子题:客比丘入寺法、新至比丘以十事与之、僧差食、僧次食、檀越送食、檀越请、别请 行事钞·主客...【三法能令有情不护诸根】 p0221 瑜伽十四卷一页云:复有三法,能令有情,不护诸根。一、于依止中,邪法种子。二、...亦名:三事知毗尼相、知毗尼相 子题:比丘能知五相名解毗尼、解毗尼、毗尼五相、不看他面 行事钞·序:“十诵云,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
我们常会讲到过去七佛。这七尊佛是指现在贤劫已经出现的四尊佛:拘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再加...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土的方法。有些人说:我的根器不行,不能修十大愿王,怎么办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在如今以分数衡量一切的时代,更要用德行去成就孩子。给孩子留座金山银山...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分成:译经、义解、神异、习禅、习律、亡身、诵经、兴福、经师...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体真禅。四方便随缘禅。五息二边分别禅。凡住心一境。名曰凝心。且如行者念佛之时。谛观如来...
「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 这个是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十法界的因果法则,就是...
先修四加行 你说求上师、求灌顶,受这个灌顶、那个灌顶,我给大家略略说密宗次第。如果你想受灌顶,没有先修四加行...
云何现业? 什么是我们生死的业力呢? 癸二、答释 ◎脱离根尘 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
过去色
【法相辞典】
【过去色】 p1222
上篇:业有五种 | 下篇:勤策律仪 |
【难行施】 p1444 瑜伽三十九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难行施?当知此施,略有三种。谓若诸菩萨、财物鮮少;自忍贫苦,...
密严华藏
非初非中后前中后取
木马
善知六处便能引发广大威德
绕佛
四执
重欲邪行
思法阿罗汉
比丘主客相待法
三法能令有情不护诸根
比丘有三事决定知毗尼相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为什么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临命终时教以念佛,即见化佛接引往生
一位女居士写给女儿的信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

三世因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

梦参老和尚略说密宗次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