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一卷十七页云:说众者:谓处五众、宣八种言。何等为八?一者、可喜乐言,二者、善开发言,三者、善释难言,四者、善分析言,五者、善顺入言,六者、引余证言,七者、胜辩才言,八者、随宗趣言。五众者:一、在家众,二、出家众,三、净信众,四、邪恶众,五、处中众。可喜乐言者:当知有五相。一、有证因,二、有譬喻,三、语具圆满,四、文句绮靡,五、言词显了。善开发言者:开深隐义、令粗显故;辩粗显义、令深隐故。善释难言者:以要言之,当知离五种难,善成就故。善分析言者:于一一法依增一道理,乃至析为十种;或复过此。如依三法说,或依四念住,乃至广说。善顺入言者:唯善显现解释契经应颂等法;终不引余外道邪论。引余证言者:谓引余经、成立所说。胜辩才言者:随自所忍、善分别义。随宗趣言者:依摩怛理迦,分别显示;或依其余无倒说者所说言教,如理解释。复次处在家众,应依毁诸恶行、赞诸善行,现说正法;令其止息、及进修故。处出家众,应依增上戒等三学,现说正法;令速欣悦故。处净信等众,应依圣教广大威德,现说正法;如其次第,令倍增长、令处中信、令生净信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一梵王相承。又云南天相承。劫初成时,摩醯首罗(又云商羯罗天,初禅之梵天也)与毗被剑和合而生一字,名婆...天台宗所立。谓佛陀教导众生之方式有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等四种,与化法四教并称为天台八教;八教与五时即为...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不与欲戒七十五。凡如法事,理宜同遵,许无乖竞。今停僧作法辄便舍者,心不和同,...(术语)小乘五果之圣者,回心转于大乘之年限,各有差异。涅槃经谓须陀洹果之圣者,得涅槃经八万劫,斯陀含果经六万...【智与慧四句分别】 p1154 发智论七卷四页云:诸智是慧耶?答:诸智皆是慧;有慧非智。谓无漏忍。见摄智,智摄见耶...(菩萨)三佛顶五佛顶等之佛顶尊也。...亦名:五乘之轨导 资持记·释钞序:“五乘者,人、天、声闻、辟支,及佛,能乘人也;五戒、十善、谛、缘、六度,所...【迷丽邪酒】 p0943 法蕴足论一卷十七页云:迷丽邪者:谓诸根茎叶华果汁、不和钘蘗、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昏...【行有三种】 p0608 瑜伽五十六卷十八页云:如世尊言:行、有三种。谓身行、语行、意行。当知此中、入出息风,...(人名)Madhyāntika,又名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铎迦,末弹地,末田提等。比丘名。译曰中,日中,水中,...又名随烦恼,即依根本烦恼而起之其他烦恼。据俱舍论说有三种,即: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心经》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作为般...
【原文】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者。亦未有欲短折疾病,后嗣灭绝,家道倾颓,凶神莅止...
佛有二身,一者法身,二者色身。法身无相,体遍虚空法界,与一切诸法不一不异。色身有相,诸佛福业所感,相好殊胜,...
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药用价值相当高的植物,它的根叶、花须果实皆是宝,都可滋补入...师正在诵读一本书的时候,走进一个孩子。 师父,您在读什么书呀?孩子说。 在读大悲咒。法师微笑着说,继续诵他的咒...世间的人都怕做枯燥乏味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这是非常无聊的事情。比如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从事着最单调的工作,觉...
(梦参老和尚二○○四年讲于五台山普寿寺) 第一讲 我们前面讲的是〈十住品〉,讲如何证得十住,讲如何修行来进入十...近来差不多在全国各地,围绕着关于净土宗的异方便带业往生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一方说:要真能往生,须将妄业消去;另...
说众
【法相辞典】
【说众】 p1284
上篇:漏尽智力 | 下篇:境界依处 |
【本性常】 p0531 佛地经论七卷十五页云:一、本性常。谓自性身。此身本来,性常住故。...
四种相承
化仪四教
不与欲戒制意
五果回心
智与慧四句分别
诸佛顶
戒为五乘轨导
迷丽邪酒
行有三种
末田底迦
枝末烦恼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最终证得眼识圆通

印光大师寿康宝鉴序

造佛像的缘起与功德利益

莲藕的14种素食做法
大悲咒与小悲咒
明一法师:枯燥乏味好用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