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五卷二十二页云:然此意俱、心所十八。谓前九法、八随烦恼、幷别境慧。无余心所。及论三文、准前应释。若作是说:不违理教。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835~908)唐末五代僧。福州闽县人,俗姓谢。幼憨黠,好垂钓,常泛舟自娱。唐咸通(860~873)初年,年届三十始脱...(名数)出于本业经上。一、住观。别教之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一切法性皆空之空观也。二、行观。别教之菩萨于十行位中...(术语)起信论所明六粗之一。依妄执于诸法上立虚假之名字,种种计度分别也。...(一)诸佛之通称。诸佛远离烦恼之垢染,三业清净,故称清净人。成唯识论卷一则称为满清净者。[方广大庄严经卷十一、...(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经之异译。...指真如法性之妙理。与绝对如常义之一如,及诸法体性义之法界一如义同,为一能证寂灭无为之妙理。 p36...(传说)舍利弗问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梦中入三三昧空无相无作三昧,宁于般若波罗蜜有益耶?须菩提报舍利弗:若菩...(术语)如金刚坚固之身体也。指佛身功德而言。维摩经方便品曰: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已断,众喜普会。注:什曰:...是说信弥陀而念佛的人,于现在世就已具足了无上的功德,为现在十种益之一。...(人名)Jetṛ。又Jeta,又作誓多,旧称祇陀,舍卫国波斯匿王太子之名,译曰战胜。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逝多,此云战...【加行究竟作意】 p0526 瑜伽三十三卷六页云:从此倍更乐断乐修,修奢摩他、毗钵舍那。郑重观察,修习对治。时时观...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佛顶首楞严咒...
【原文】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赞叹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为利益也。...
佛陀走到一处乡村聚落,远远地看到了一位比丘,态度散漫、毫无威仪,犯了僧团规矩。比丘看到佛陀,立即收敛自己的形...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是怎么产生的?人生究竟是什么?许多人都会有不同的解释、说明、看法,站在佛法和禅修者的立场来看...1.降血压:多项研究发现,苹果醋可降低血压。最新研究发现,女性每天吃75克苹果干,可使坏胆固醇水平降低25%,同时...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殊胜广大:一个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一个是外在佛陀的力量。...佛经中有一段故事──在某个城市郊区,有一片种满枇杷的果园。枇杷除了果实可以吃之外,它的叶子还能炼药治病。所以...大海边,一家渔民陷入了绝境之中。严冬来了,海风掀翻了他们的渔船,恰好又赶上渔夫患上重感冒。天寒地动,债主上门...
为什么要以财物济施贫穷呢?就是说,人在修行中必须得有福德资粮。第一个是要有勇猛心;第二个,你得有福德。 比如...
意于未转依位与十八心所相应
【法相辞典】
【意于未转依位与十八心所相应】 p1211
上篇:意与四种烦恼相应 | 下篇:灭智所缘 |
即十名弟子。又称十大弟子。密宗行灌顶等仪式作法时,须有十名(或谓数人)年少之沙弥手持法具等,随于导师大阿阇梨...
师备
六观法
计名字相
清净人
如来方便善巧咒经
一如法界
梦行般若
金刚体
至德具足益
逝多
加行究竟作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莲池大师论出家利益

不怕犯错,怕不改过
圣严法师《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苹果的十大保健功效

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
悭贪的小鸟
生存没有绝境,只看你肯不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