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八卷十四页云:云何想修?谓或修世间道时,于诸下地,修过患想。或修涅槃道时,于断界、离欲界、灭界,观见最胜寂静功德,修习断想、离欲想、灭想。或修奢摩他时,修习止品上下想。或修毗钵舍那时,修习观品前后想。上下想者:谓观察此身、如其所住,如其所愿,上从顶上,下至足下。种种杂类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所有种种发毛爪齿、如前广说。前后想者:谓如有一、于所观相,殷勤恳到,善取善思善了善达。谓住观于坐,坐观于卧;或在后行、观察前行。此则显示以毗钵舍那行、观察三世缘生诸行。谓若说言住观于坐;此则显示以现在作意、观察未来所知诸行。所以者何?现在作意位、已现生故;说名为住。未来所知位、未现生故;临欲起故;说名为坐。若复说言坐观于卧;此则显示以现在作意、观察过去所知诸行。所以者何?现在作意位、临欲灭故;说名为坐。过去所知位、已谢灭故;说名为卧。若复说言或在后行观察前行;此则显示以现在作意、观无间灭现行作意。所以者何?若已生起无间谢灭所取作意、说名前行。若此无间新新生起能取作意、取前无间已谢灭者,说名后行。当知此中为修止观,修彼二品胜光明想;是名想修。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五事与五法相摄】 p0283 瑜伽七十二卷十一页云:问:如是五事,几色,几心,几心所有,几心不相应行,几无为?答...意谓陷于分别思量而欠缺机灵自由之状。亦即劳于思虑分别,使心神疑惑呆滞,难以迅速悟解而当机立断。碧岩录第二十则...(譬喻)死杀人,故譬以刀。无常经曰:死刀随业下。...(譬喻)愚痴之缠绵譬如网。唐华严经一曰:令诸众生永割痴网。...凡十卷。元代普度编。又称庐山优昙宝鉴、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因、念佛宝鉴、莲宗宝鉴。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南宋子...又名凡圣不二,即凡夫和圣人的体性平等,毫无差别的意思。...(人名)Kharoṣthi,又作佉卢。具云佉卢虱吒、佉路瑟吒。仙人名,译曰驴唇。月藏经七曰:怯卢虱吒,驴神仙人,隋言...(一)位于陕西绥德县伏龙山。创建情形不详。元英宗泰定四年(1327),千岩元长(1284~1357)入伏龙山,见其荒废已久...(名数)又曰三无漏根。谓见,修,无学三道之无漏智也。一未知当知根。在于见道,无漏智为向无始以来未曾知之苦集灭...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吾人的心身,使不得解脱出离生死。...为六种拳印之第四。又作二手拳、内掌拳。指向内相叉拳合掌。即十指叉手为拳,右指加于左指之上,而于掌内相叉。[大...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近几十年,建了好多大庙。建庙的宗旨是什么?有的是为了搞旅游,建的又大,装饰很美观庄严。但是还没建成就打水陆,...
世人疼爱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做父母的都会尽其所能地给予最好的。同时,父母...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行之为艰,知道,但是落实不到行为当中去。 他一念一念,还不...
哪天,如果你看到我渐渐老去,反映慢慢迟钝,身体也渐渐不行时,请耐着性子试着了解我,理解我 当我吃的脏兮兮,甚...
诸位要参禅吗?那你必须提起话头,放下万缘。唯有提得起,才能放得下,同时也唯有放下,始能提得起。如果既提不起又...古今中外,千古不变的规律:打猎的时候,很容易发生错觉,把同伴当成猎物打死。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打野猪误杀...
问: 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可是在《法华经》的最后一品《普贤菩萨...一个少年怕独自走夜路,父亲问他:你怕什么?少年回答:怕黑。父亲问:黑为什么可怕?少年答:像有鬼似的。父亲问:...
想修
【法相辞典】
【想修】 p1229
上篇:想 | 下篇:想蕴差别五种 |
【屈眴】 此云大细布。缉木緜华心织成,其色青黑,即达磨所传袈裟。(眴音舜)。...
五事与五法相摄
伫思停机
死刀
痴网
庐山莲宗宝鉴
凡圣一如
佉楼
圣寿寺
三根
结缚
内缚拳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没有真正的慧根定根,谈了生死都是空话

善待我们的父母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推荐】当你的父母渐渐老去....

唯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几则打猎致命失误的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