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二卷五页云:有四品法。一、有寻有伺。谓除寻伺、余相应法。二、无寻唯伺。谓即是寻。三、无寻无伺。谓即一切非相应法。四、无伺唯寻。谓即是伺。余十色界、寻伺俱无。常与寻伺不相应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佛教之教理。为“胜义法”之对称。阐论法门之义理,称为法相法;对此,真实不虚、不变不易之择灭、涅槃,称为胜义...(术语)禅林夏安居中行楞严会,每日粥罢集众诵楞严咒毕,楞严头举普回向之偈,大众同声念,普回向之偈,真歇禅师所...(一)梵名 ?ravanā。又作寂母天、女宿、耳聪宿。二十八宿之一。居北斗曼荼罗外院北边右第三位,或胎藏现图曼荼罗外...(名数)有为法之过现未迁流曰世,事事物物间隔曰间。大别有二种:一、有情世间,五蕴假和合而有情识,以为鬼畜人天...梵名 Trimūrti。指相互关联而各具一相之三神。主要指印度教所信奉之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认为三神分别代表...(术语)无事安坐也。临济录曰:老僧稳坐。...亦名:解大界法、大界解法 随机羯磨·诸界结解篇:“解大界法。时诸比丘意欲广作者狭作者,佛言欲改作者,先解前界...【无相界定想】 p1074 杂集论一卷九页云:无相界定想者:谓离色等一切相,无相涅槃想;故名无相想。...【世俗】 p0507 大毗婆沙论九十七卷十一页云:何故名世俗?为可变坏故名世俗?为贪依处故名世俗?若可变坏故名世俗...(一)(921~997)宋代法眼宗僧。又称普门希辨。苏州常熟(位于江苏)人。幼从延福院启祥落发、受具足戒。初于楞伽山...(术语)佛陀之咒语,云为陀罗尼。其中咒语多者,云为大。又美其功德。云为大。...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
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圆: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在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唱为生。这儿,有一个华人妇女,远离家人,在这儿打工。他们总...一、楞严咒是正法的代表,它关系到法运,世界上多一人诵楞严咒,佛法运气会很好,故应诵楞严咒。 二、楞严咒是整个...
曾经在国语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母亲,您的名字叫「爱」」。其中有一段,我将它摘录下来,希望每位启蒙班...
如莲法师,法名澄志(俗名张焕臣),吉林通阳县人。光绪己酉科优贡生,吉林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宣统三年,为吉林省咨...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须仔细听经或者熟读经注,才能了解明白。因为大千世界,唯心而...
张商英是一位宰相,他信佛的经历有点奇特。他原来对佛教很反感的,看到佛教的寺院建得这么好,都愤愤不平:我们中国...
在轮回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生活在我们人群周围的,我们人类能看到和接触到的,一般...
寻伺有四品法
【法相辞典】
【寻伺有四品法】 p1179
上篇:寻伺差别 | 下篇:黑 |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
法相法
普回向
寂天
二世间
三相神
稳坐
摄僧大界解法
无相界定想
世俗
希辨
大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当历练
财富与幸福
为什么要读诵楞严咒

半个馒头,诠释了母亲的爱

为什么专诵《法华经》,还能往生极乐呢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北宋宰相张商英的学佛奇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