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八十卷四页云:问:此中何者是静虑,何者是静虑支?答:心一境性,是静虑。以三摩地为自性故。此及所余,是静虑支。问:若三摩地是静虑者;初第三静虑,应各唯四支。第二第四静虑,应各唯三支。则静虑支,应唯十四。云何乃说十八支耶?答:三摩地是静虑,亦是静虑支。余是静虑支,非静虑。故有十八。如择法是觉,亦是觉支;余是觉支,非觉。正见、是道,亦是道支;余、是道支,非道。离非时食、是斋,亦是斋支。余、是斋支,非斋。此亦如是。如是名为静虑支。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静虑支?静虑支、是何义?答:寂静思虑,故名静虑。随顺此静虑,故名静虑支。以随顺义,负重担义,成大事义,坚胜义,分别义,是支义故。随顺义者:若法、随顺此地静虑;名此地静虑支。负重担义者:若法、能引此地静虑;名此地静虑支。成大事义者:若法、能办此地静虑;名此地静虑支。坚胜义者:若法、助成此地静虑,令其坚胜;名此地静虑支。分别义者:如军车等,诸分别异,故名军车等支;如是静虑,诸分别异,名静虑支。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质者正也,正直之心,无谄曲也。佛道在悟达众生本有之天真,故示其意曰质直是净土。法华经寿量品曰:众生既...梵名 Buddha?ānta。意译觉定。北魏译经僧。北天竺人。神悟聪敏,博通内外。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508),奉敕与菩提...(杂语)非理之行法也。金刚经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又称天台三大部、法华三大部、三大章疏。乃天台智顗大师所撰,为天台宗之三部根本典籍,即妙法莲华经文句、妙法...【依现行门观察处非处】 p0773 瑜伽五十七卷三页云:云何第四处非处门差别?谓无处无位、地舍自相、成余界相,...【灭界】 p1211 瑜伽十三卷十二页云:一切有执、皆永灭故;名为灭界。 二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此有余依灭故;名...(地名)Anupada,城名。佛在此所说法。...(本生)旧称须大拏太子,须提梨拏太子。新称苏达拏太子。译作善施太子。须大拏经曰:昔叶波国太子好施,依施父王白...亦名:诸杂物 子题:器具、衣具、算子、治病众具、钵具、担物、药具、食具、澡洗物、斗秤、食饮具、灯具、衣盖、补...(异类)Rāhuasura,具曰罗睺罗阿修罗。四种阿修罗王之一。罗睺罗译执月。此阿修罗王与帝释战时,能以其手执日月,...(术语)大小乘之具足戒,对于五戒,十戒等。谓之大。又,大乘戒之通名,以与小乘戒区别。...(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则妙。在昔之时,人根殊胜,知识如林,随修一法,则...医院收进一位女病人,四十来岁的样子,农村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生在全力抢救的同时,不停地催促她的丈夫到收费处...
什么叫净土?这个话好说,但是净土可不是简单的。这是法界的一大缘起,这是来自阿弥陀佛无量劫的深切大愿和无央数劫...当你碰见一个人无理的咒骂你、毁谤你,也许与你素无瓜葛,可是他无缘无故的就来残害你,你应该怎么办呢?没有学佛的...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就是你有志于要出离三界,杀生跟淫欲这两个是最严重的,...问: 若有众生执着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此众生可往生否? 大安法师答: 金台可是上品上生的莲台,你求什么要有自知...
春秋时,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一块美玉,献给做官的子罕,子罕坚辞不受。那个人以为子罕不识货,就明白的告诉他说:「这...
现在和大家讲讲学习的方法,不然以后的经文,特别是《华严经人法界品》,你没办法进入。不但学得不欢喜,反而会生烦...
静虑支
【法相辞典】
【静虑支】 p1378
上篇:随烦恼与诸受相应 | 下篇:静卢无色四相差别 |
【一切法有三种义】 p0011 显扬二十卷四页云:又一切法有三种义。谓能增益义,所增益义,及法性义。如色有三种...
质直
佛陀扇多
邪道
三大部
依现行门观察处非处
灭界
阿耨颰
善施太子
听门众具中诸杂物
罗睺阿修罗
大戒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净土决疑论》白话译
贫贱夫妻

何为有净土,何为戏论
忍辱波罗蜜与阿Q精神

对我们功德最破坏的两件事
执着金台来接引可往生否

不贪的人才是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