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卷十六页云:谓若趣入自性,若趣入安立,若趣入者所有诸相,若已趣入补特伽罗,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趣入地。如彼卷十六页至二十四页广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天台宗所立三种止观之一。又作不定观。既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而系任修一法,由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阿输迦】 或名阿输可,大论翻无忧华树。因果经云:二月八日,夫人往毗蓝尼园,见无忧华,举右手摘,从右胁出...【续善根】 p1460 瑜伽一卷十三页云:云何续善根?谓由性利根故,见亲朋友修福业故,诣善丈夫闻正法故,因生犹豫证...遇佛世难、闻正法难、生善心难、生中国难、得人身难、具诸根难。...(术语)谓密印也。是为无上菩提之标帜。故曰大菩提幢。大日经密印品曰:菩萨由此严身故,处生死中巡历诸趣,于一切...(1532-1612)明代高僧。俗姓沈,名礻朱宏,号莲池。常精修念佛三昧,力阐禅净双修。居杭州云栖山,因又称云栖大师...【五力及十力】 p0272 瑜伽九十八卷十二页云:复次诸佛如来,依自利行及利他行,为欲显己与诸弟子有差别故;说如是...(名数)一大日经,二金刚顶经,三苏悉地经也。...印度唯识学者将种子之起因,分为本有、新薰、新旧合生等三种说法。本有家主张第八识所藏之种子皆为先天所本具,而非...亦名:受日约事长短 子题:夏末一日在亦作七日法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约事长短,纵令前事唯止一日二日,皆须七日...【根不坏】 p0922 瑜伽三卷五页云:云何根不坏?谓有二种因。一、不灭坏故,二、不羸劣故。又五十四卷二十一页...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问:若知自己业障重,应如何是好 ? 答:若知自己业障重,主要是以忏悔和发愿来消除。忏悔是将自己以前身、口、意三...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持就是说,我没有找到我一念的清净心,所以我自己的能量开显...
上通下愿老法师在世的时候说,她接触到的老百姓都会说: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由此,能来到五台山,长住...
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这个理念是出自《法华经》。无量劫来早成正觉,不是这一世成佛的。对于钝根的...
我们都知道,慈悲是佛教的根本,而因果律则是佛教理论的核心。《大智度论》中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
自古以来佛家有一句成语说:一子持斋千佛喜,九玄七祖能超生这倒是事实。一句佛号能消灾解怨,凶煞之地化为清凉。诸...
在整个藏教的《阿含经》,它在处理我们的生死业力这一块,跟净土宗非常类似,都是一种带业往生的概念。就是业力我不...问: 想请问在金刚经讲录中有关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一句的解释,用钱财布施属色尘,法布施属色...
趣入地
【法相辞典】
【趣入地】 p1326
上篇:趣差别 | 下篇:趣吉祥 |
(杂语)从爱着之念而起之慈悲心也。此慈悲心于佛道最甚。维摩经问疾品曰: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什注...
不定止观
阿输迦
续善根
六难
大菩提幢
莲池大师
五力及十力
三部秘经
本有家
安居受日约事长短
根不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衍慈法师佛学问答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

相信佛的寿命无量

好心真的能有好报吗

【推荐】一句佛号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