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乐俱行法云何?谓若法,乐受相应。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譬喻)人身依因缘而轮转于六趣,故譬以车。智度论十九曰:二世因缘以成身车,识牛所牵周旋往反。...又作户帐。为遮覆佛像、死骸等,覆挂于前面之斗形帷帐。在日本,则主要作为覆盖佛像之用。[佛本行集经卷十五、起世...又作游增地狱。即附属于八热地狱之小地狱。八热地狱为大地狱,每一大地狱各有十六小地狱。即于各大地狱狱城之四面门...【诸心心所有三所依】 p1356 成唯识论四卷八页云:诸心心所,皆有所依。然彼所依,总有三种。一、因缘依。谓自种子...(佛名)沙弥之别名。释氏要览上曰:若年十四至十九,名应法沙弥,今呼沙弥为法公也。...(术语)四法界之一。谓诸众生虽有色身等之别,然皆为同一体性也。...金光明经玄义云三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又云不生不灭。 一、性净涅槃 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Xiaochenglu 佛教小乘戒律书的总称。又称小乘毗尼、声闻毗尼或声闻律藏、声闻调伏藏等。为修小乘声闻行者应该受...【似法似义】 p0695 无性释六卷一页云:言似法者:谓契经等。如十地等。言似义者:谓彼所诠无我性等。...(界名)色界有四重之天处。修各禅那生于此,所生之天人亦随生。各有其禅那故曰禅天。即初禅天乃至第四禅天也。...【出诸受事】 p0482 此亦静虑之异步名。瑜伽十一卷十页云:此四静虑,亦得名为出诸受事。谓初静虑,出离忧根。第二...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火宅。 这个是根本无明。我们为什么一念清净心堕入到三界轮回呢?因为真如不守自性,一念...问: 如果觉得自已业障很重,应如何改变? 宽见法师答: 要学会认识业障,不要一味的讨厌回避,先应承认已经发生了...
淫欲是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的生死根本,无始劫以来的病根,粗的邪淫不做,有道德的约束,自我的控制。意念上邪淫不好转...
农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其是大年初一,中、港两地各处寺院名胜,人潮如涌,挤拥热闹。...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设我,这个假定,...
我们如何才能使菩提心不退呢?我们应如佛所说:「常想地狱苦」,为什么要想地狱的苦呢?因为地狱里的果报实在可怕,...
几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参加了名为突破性领导力培训课。培训师把我们分成两组,各自做一道加减题。公布答案时才知道,...
谦以待人,放下人我心 我以谦往,彼必以和来,大率家庭不和,都因不关紧要之小事较量而起。能放下人我心,自可不和...
乐俱行法
【法相辞典】
【乐俱行法】 p1309
上篇:缘起一切种相 | 下篇:乐身正受 |
梵语 karma-dāna。音译作羯磨陀那。又作知事。知其事、悦其众之意。僧职之名称,司掌僧团中之事务者。[大宋僧史略...
身车
斗帐
游增地狱
诸心心所有三所依
法公
理法界
三涅槃
小乘律(Hinayana vinaya)
似法似义
禅天
出诸受事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一念清净心为何会堕入到三界轮回
觉得自已业障重,应如何改变

如何降伏意念的邪淫

「上香」意义的省思

【推荐】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常想地狱苦,道念由此生

心安才是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