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二十三卷十四页云:论曰:见道位中,圣者有二。一、随信行。二、随法行。由根钝利,别立二名。诸钝根名随信行者;诸利根名随法行者。由信随行,名随信行。彼有随信行,名随信行者。或由惯习,此随信行,以成其性;故名随信行者。彼先信他,随行义故。准此应释随法行者,彼于先时,由自披阅契经等法,随行义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留拏】 此云犍(居言切),或作[虔*(刖-月)],以刀去势也。...【三处三地三种补特伽罗普摄诸沙门义】 p0227 瑜伽九十七卷三页云:复次依四念住修习增上,略由三处、三地、三种补...梵名 Vijaptimātratāsiddhi-?āstra。凡十卷。护法等造,唐代玄奘译。又称唯识论、净唯识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杂语)Puruṣe,补卢沙Puruṣa(即言丈夫之语)之第七啭声,即于声也(又曰依声)。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补卢铩。所...凡九卷。明代僧山翁道忞编,吴侗集,崇祯五年(163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初时,道忞欲搜录诸传灯录、碑铭...1、财施和法施。财施是以财物作布施;法施是说法度众生。 2、净施和不净施。净施是以清净心作布施,如施恩不望...(术语)三乘共十地之第四位,当于声闻乘之预流果。见四谛之理,断三界之见惑,初得圣果者,即第十六心之道类智也。...谓圆满无缺之教法,指三乘中之佛乘。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佛乘(菩萨乘),系佛陀就众生根机之利钝所立之三种教法...防止佛教徒邪恶的法律,如五戒、十善乃至二百五十戒是。...譬喻五阴。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载,有人受王所逼而逃,有五旃陀罗(梵 candāla,巴同。译作屠者、执暴恶人等)持...【不住究竟】 p0328 无性释八卷五页云:若诸菩萨、不住究竟者:不同一向趣寂声闻,安住究竟无余涅槃。...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所谓的法宝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记录佛菩萨、祖师大德法教的经书典籍;一部分是法师的讲经、说法,这也是法。我们怎...
念佛还不仅仅适合于我们这个地球的人道众生,并且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人道乃及六道众生,最适合的解脱之道。 念佛最简...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安徽省有一个地方做采石矶(位在当涂县西北),得名的来源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 传说采石矶曾经有好长的一段时间没...
显妄果本空 首先佛陀先显示:这六道的果报其实是不真实的,它的本性是空寂的。 依妄而成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你认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 是孤独吗? 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 那是...
我们都知道,阿弥陀经讲,极乐世界有很多的鸟,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的,弥陀要解里面有一段话解释:化作众鸟何义?...地藏:梵语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 (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
随信行及随法行
【法相辞典】
【随信行及随法行】 p1370
上篇:随得诸界 | 下篇:随烦恼中互不相应者 |
【现量违宗难】 这是唯识九难的第六难。外人问:色、声、香、味、触五境,分明是五识现证,现量所得,怎可以说是没...
留拏
三处三地三种补特伽罗普摄诸沙门义
成唯识论
补卢铩
禅灯世谱
二种布施
见地
圆乘
戒律
五刀
不住究竟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以法宝为对境修恭敬

念佛求生净土,为人生大要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哑和尚悲心掘井除干旱

一念妄想创造出轮回
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