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三卷六页云:问:云何慈愍语?答:且如苾刍、于他苾刍,有慈愍心,与慈愍俱,往至其所,举所犯戒犯见犯轨则犯净命罪。彼如是语、名慈愍语。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内法道】 p0365 瑜伽九十七卷一页云:内法道者:云何为道?谓八支圣道。若处施设八支圣道;是处施设污道为后四种...【时爱心解脱】 p0917 瑜伽九十卷二十一页云:若阿罗汉、根性钝故;于世间定,是其退法。未能解脱所有定障。故...【声明论亦二相转】 p1394 瑜伽三十八卷八页云:声明论亦二相转。一者、显示安立界相能成立相,二者、显示语工胜利...(菩萨)Valrāṅkuśa,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四摄菩萨之一。住于东方。标以钩,钩召一切众生。钩,梵语央俱施。秘藏记...(名数)一无体随情假,如凡夫之执我法,我法本无实体,但随自己之妄情而立我法之名者。二有体施设假,五蕴之法非无...声闻修道之法,有七方便。天台四教仪集注云七方便,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三界,断除烦恼...(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龙施女自说过去之经历。...指七种真实之理。即:(一)爱味谛,又作味谛、爱实,乃集谛之理,指于诸有漏法能生爱心,实为生死流转之因。(二)过患...(术语)五类十如中前四为权,后一为实。法华玄义二上曰: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束为五差:一恶、二...【害寻思】 p0930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心怀损恼,于他攀缘恼乱之相,起发意言。余如前说。名害寻思。...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三十卷,分十科记述由梁初至唐贞观十九年间历代高僧之事迹;其中前八科为修慧,第九为修福。十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在《坛经》中,顿与渐的问题,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要问题。六祖大师正是围绕这一问题来展开他一生教化的。因此,学禅...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多少人漏失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人穷...转贴:师兄们,大家好!我这里有一个不用杀生即能驱蚊蝇的好方法!是我和我妈无意中发现的! 是这样的,2009年初我...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苟非能然,先从...一、四种因缘果的性质 在佛法来讲,有染因、染缘、染果、净因、净缘、净果,染净相对;恶因、恶缘、恶果、善因、善...鹤林玄素禅师,俗姓马,时人皆称他为马素,后来的人更模拟马祖道一禅师而称之为马祖,可见其知名度似乎与马祖相等。...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 而有些居士表面上学佛,但实际上却障碍我们!如果你身边有这四...
一个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没有财富,也能作福,修到福德;一个没有智慧的人,自己有财富也不知道怎么去修福。 这里...
慈愍语
【法相辞典】
【慈愍语】 p1266
上篇:种种界智力作业 | 下篇:寿命变坏有二种 |
又作五十五圣。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华严经等载,善财童子遍求法门要义,初参文殊,复游行南方,次第参访五十五位善...
内法道
时爱心解脱
声明论亦二相转
金刚钩菩萨
二假
七方便
龙施菩萨本起经
七谛
十如权实
害寻思
十科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坛经》中的顿与渐
圣严法师《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念佛机24小时开着可奇迹般地驱蚊蝇避免杀生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惟贤长老《三皈五戒是善因善缘善果之路》
接受佛心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