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四卷四页云:智记别者;谓有问言;云何知故,云何见故,彼生已尽?便记别言;生缘尽故;彼生已尽。以如是相、记别自己善解脱智所摄尽智;名智记别。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远尘离垢于诸法中正法眼生】 p1259 杂集论九卷四页云:如经言:远尘离垢;于诸法中,正法眼生者:此依见道说。诸...又作伽耶近成。释迦佛于久远之过去实已成佛,然为示现教化世人,乃于印度伽耶城菩提树下开悟成佛,此系一种权假方便...于一名词中,具有无量无边之义理。反之,一件事物有无量无边之名称,则称一义无量名。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迦叶菩萨品...【意根于二处增上】 p1210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二卷十页云:意根于二处增上。一、能续后有,二、自能随转。能续后有...【八种清净品补特伽罗】 p0086 瑜伽十五卷一页云:又由正方便及果,增上力故;建立清净品八种补特伽罗。谓行四向,...【越大师教堕恶见行】 p1186 瑜伽八十八卷十七页云:又由二缘,诸不聪慧声闻弟子、越大师教,堕恶见中;或起言说。...(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神通妙也。谓如来说法际所示现之神通不可思议也。...(杂语)等觉者,一生补处菩萨之名。如今弥勒菩萨是也。下地望之,虽与佛等。然有极细一品无明未尽。故犹称菩萨。言...(譬喻)盐原无香,以譬无法也。同于龟毛兔角。成实论二曰: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盐香风色等,是名无。万善同归集...(术语)修行与证悟。依于行道而证理也。行者因,证者果。三藏法数十三曰:如来灭后,教法垂世,人虽有禀教,而不能...【无分别智所缘】 p1081 世亲释八卷十四页云:论曰: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性,是无分别智。无我性真如。不可言法性...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佛顶首楞严咒...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禅宗智慧为什么对管理者有如此大的价值呢?不妨先与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一次,我参...
很多营养学家都说过一句饮食金句,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 人们追求食品色、香、味和口感本来无可厚非,但当食品...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谓无。应用千变万化,而不可谓有。三世诸佛...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培养一些习惯,没注意到它与我们往生的愿相应不相应,若不相...
《六祖坛经行由品》中,讲述了六祖大师得法的过程,靠打柴为生的卢行者,初次和五祖弘忍大师相见,五祖问:你是哪里...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的主人。舌头照命令行事,说些我们想要说的话,而不是它要我们...
在唐朝时,有个居士李源,他父亲因为安史之乱,被杀了。他就不为官,把房子贡献出来当寺院,和当时的圆泽禅师关系很...
问: 我学佛有多少年,修净土法门念佛,但是我很奇怪,时常梦见去一个陌生的山谷,在那边绕来绕去,不懂得搭什么公...
智记别
【法相辞典】
【智记别】 p1152
上篇:善知六处便能引发广大威德 | 下篇:智波罗蜜多 |
【辨中边论述记】 又作《辨中边论疏》,唐代窥基著。本书为玄奘所译《辨中边论》现存唯一注释书。此论另一译本,为...
远尘离垢于诸法中正法眼生
伽耶始成
一名无量义
意根于二处增上
八种清净品补特伽罗
越大师教堕恶见行
本神通妙
等觉已下
盐香
行证
无分别智所缘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管好心灵才能管好一切

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觅之了不可得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你就是佛啊!
培养说话的技巧

【推荐】圆泽禅师的轮回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