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六卷十八页云:云何瞋从贪生?谓贪缠无间,瞋缠现前。是名瞋从贪生。云何从瞋生?谓瞋缠无间,贪缠现前。是名瞋从瞋生。云何从痴生?谓痴缠无间贪缠现前。是名贪从痴生。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最胜正念正知】 p1155 瑜伽九十二卷一页云:当知此中于四念住善住心者、或于行时,境界现前,若不取相、及与随好...全一卷。又称小室六门。梁代菩提达磨作,编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集记述禅家要谛,分为心经颂、破相论、...指三乘人离诸烦恼的清净智,此智有断惑证真的功用。...为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胎藏图像中,列于遍知院之菩萨。其形像为右手覆胸,舒展拇指、食指,屈其余三指,左手持莲...【所缘缘】 唯识宗所立四缘之一。又作缘缘,即所缘之缘。所谓‘所缘’,即指心及心所认识作用之对象;若心、心作用...梵语 mīmājsā-jāna。指智慧之见解,或指佛之智慧。即以深妙之智慧,达观诸法之识见。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一)念佛者将其念佛之功德回向于净土,或回向于他人、亡者,称为念佛迥向。(参阅“回向3784) (二)指念佛后所唱之...【不赞实德等戒】 p0337 瑜伽四十一卷十八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日本佛教用语。与“宗要”、“问要”相对称。谓定立科目,辨别义理之是非。即日本天台宗之论义论题中,就自他两宗而...(术语)六相之一。事事物物各别之相也。...【跋陀婆罗赊塞迦】 下生经云:秦言善教。...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孝道在我们中国固有文化中,是极为重视的一种德行,所谓:百行孝为先。 但现今社会,儿女长大后,有能力的都离家自...◆人因怕死而祈求长生不老,怕容貌改变而浓妆艳抹,因厌弃年老而祈祷青春。永远不断的去追求不变的事物,有如走进无...
在《法句经》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比丘出家修行,因为道心不足,贪恋于世间的东西放不下,有一天到叔叔家...行菩萨道的人,心中没有任何度众生的念头,也不计较自己是否能得到回馈,因此能体会解脱的快乐。可是,在世人的眼里...
一、赞念佛法门圆顿了义 夫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佛名既是无性缘生,则缘...
原文: 予少时见前贤辟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视,罔觉也。偶于戒坛经肆,请数卷经读之,始大惊曰:不读如是书,...一、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因心及愿力),就可以得到广大好名声的果报。 二、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
瞋有三种
【法相辞典】
【瞋有三种】 p1322
上篇:慧居处 | 下篇:瞋恚根本业道 |
(术语)谓先进先达之人。临济录曰:自古先辈,到处人不信,被递出,始知是贵。...
最胜正念正知
少室六门集
无漏智
如来顶菩萨
所缘缘
慧见
念佛回向
不赞实德等戒
义科
别相
跋陀婆罗赊塞迦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为什么会有望夫石这类「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的无想相众生

报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
慧律心语

解生死无常,不被境界所转
圣严法师:苦与乐只是主观的感受

蕅益大师净土开示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