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四卷八页云:相者:谓无作缘生故,无常缘生故,势用缘生故;是缘生相。由此相故,薄伽梵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广说。此有故彼有者:显无作缘生义。唯由有缘故,果法得有。非缘有实作用,能生果法。此生故彼生者:显无常缘生义。非无生法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无明缘行等者:显势用缘生义。虽复诸法无作无常;然不随一法为缘故,一切果生。所以者何?以诸法功能差别故。如从无明力故,诸行得生。乃至生力故,得有老死。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对于别念佛而言。通三世诸佛之名号而称之也。...四德,指如来法身所具之常、乐、我、净四德;波罗蜜,为到彼岸之意,乃显事之究竟。如来法身为四德之究竟处,故称四...指密教千叶莲花台上之释迦化佛。据梵网经卷下载,卢舍那佛所坐之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为一百亿国,一...指公布一寺职事及常住人员名单。一般于每年十月十五日举行。事先客堂与维那将全寺人员及其戒腊久近开具清单,送与住...(书名)一卷,华严宗之初祖杜顺着。约五教而明止观。五教章冠经上一曰:杜顺禅师乃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中略)弘...【非异生法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非异生法法云何?谓四通行,四无碍解。四沙门果,无诤、愿智、边...(术语)以醍醐灌人之顶。喻输入人之智慧也。今以为令人舒适之喻。顾况诗曰: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全一卷。唐代法藏(643~712)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本疏内题“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并序”。一般称作大乘法界无...凡三十卷。宋代僧慧洪(1071~1128)语,觉慈编。略称文字禅。又称筠溪集。收于宋诗钞初集第四卷、四部丛刊卷一○八...谓等觉菩萨之智慧,以居于妙觉位之边际,称为边际智。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中):“边际智者,从境为名。...(名数)大悲经说末法为万年。说末法者惟此经。更无异说。正像之二时,诸经论所说不同,总有四种:一正法千年,像法...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新来的小沙弥,按法师的吩咐,去另一座寺院送经书。几百本经书由一匹枣红马驮着。 在途中,小沙弥一直紧紧地牵着马...
从前,有一位菩萨身为大国王,这位国王皈信三宝,奉行十善,品德高尚,德政遍及远近。在国王的治理下,国内不使用武...
我们平常当然理观不碍事修,理事圆融,你该拜忏还拜忏,该调伏粗重烦恼还调伏,但是你永远要知道,你心是住在一个无...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难,信愿全无总是闲;净戒不持空...
我们学佛以后,有三个重点可以修学:第一个是因缘,第二个是空性,第三个就是真如,这三个重点。 我们初学佛法,每...
虚云老和尚诞于1840年,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五帝,于1959年以120岁高龄在云居山真如寺安详示寂。113岁时...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说:自己有好处,给人家讲讲说说也有好处,不会用功的也会用功...有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验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
缘生相
【法相辞典】
【缘生相】 p1300
上篇:缘生法 | 下篇:缘无所缘法 |
亦名:六群比丘 行宗记释云:“六人朋游,由多作过,畏僧举罚,故常相追逐。……多论下,别释。二人共一俗艺,共一...
通念佛
四德波罗蜜
千化
贴单
五教止观
非异生法法
醍醐灌顶
法界无差别论疏
石门文字禅
边际智
三时年限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适当的放手

以此过失,感得处胎六年的冥暗之苦

为什么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憨山大师费闲歌

学佛以后,修行的三个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