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卷十页云:问:云何爱望取为三种缘?答:由欲贪俱行、于随顺取法中,欲乐安立故;为俱有缘。由无间灭势力转故;为生起缘。建立当来难可解脱彼相续故;为久远灭引发缘。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五种阿阇梨之一。略称受经阇梨。受持经典,称为受经。于授具足戒时,读经,并讲说经典义理,令受戒者受持经典之轨范...【五种我慢现行】 p0273 瑜伽八十五卷十八页云:复由五相、为后有缚所系缚者,当知有五我慢现行。谓由所依故,所缘...据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举出应予布施之四种对象,即:(一)有苦者,谓贫穷者、乞丐、盲聋残疾、无依倚者等类,宜施之。...(饮食)Sarki,最胜王经三十二香味之一。译曰叱脂。...一息,一呼吸之意;半步,指一足向前跨步。此乃修行者在禅堂坐禅时之一种缓步方法(经行法)。即在一呼吸间,举右足...(名数)一侍香侍者,二侍状侍者,三侍客侍者,四侍药侍者,五侍衣侍者,是谓之五侍者。禅林之称。...直,当值之义。禅宗寺院中,称一年之间担任干事之职务者为直岁。乃禅宗六知事之一。本为负责接待客僧之职称,但在禅...(术语)由加行而证得者。与所谓修得同。对生得而言。...许多的有。众生的果报叫做有,有有三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的分别。...子题:戒方便相、知布萨法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就初戒缘,广如钞显。有师别出一卷 戒方 便相 ,每至将受,依说引...比喻佛光如云般之广被一切。此因云可润益万物,光明则可助益众生,故有此喻。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
佛说苦谛真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有人...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所提倡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恩其中的一恩,是要报父母...
所言天冷身弱,衣丝绵者,必须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若借冷弱为名,以自图华美轻快,则是不知惭愧① 之人,以所杀蚕命...问: 职业与信仰的冲突如何处理?如何学佛? 宏海法师答: 说起特殊职业,我以前去沃尔玛超市的时候,那有个卖鳖的...1、害人天伦: 男女各有配偶,这是一定的伦常。如果好淫而乱了他人夫妻之伦,致使人夫妻反目,情义破裂。这是披毛带...
无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劝告弟子们要认识到人生的生灭无常,以减少人们对娑婆世界的贪恋,从...
真正的布施是无私的奉献,你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你也是布施,但你这个布施的等级不高,真正的布施要达到无私的奉献。...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
爱望取为三种缘
【法相辞典】
【爱望取为三种缘】 p1205
上篇:爱不爱等分别 | 下篇:意罚为大罪 |
楞伽经所说四种禅之一。谓外道及声闻、缘觉等二乘之人只知观无我、无常、不净等“人空”之理,而无法及于“法空”之...
受经阿阇梨
五种我慢现行
四种所施
萨罗计
一息半步
五侍者
直岁
加行得
群有
末代如来
光云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你自己做的,现在你自己受,没有冤枉的事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服用动物制品,则是不知惭愧
职业与信仰有冲突该如何处理
邪淫的危害及戒除方法

【推荐】一切有为法,皆悉归无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