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丧者:若于是时尸骸犹在。又丧者,据色身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mamakāra 之音译。意译为“我所”。乃从属之义,意指属于我所有者、不离于我者。为执著于我所见的五取蕴之法...【结加趺坐】 p1175 瑜伽三十卷七页云:何因缘故结加趺坐?谓正观见五因缘故。一、由身摄敛,速发轻安。如是威仪、...【舍戒不舍戒】 p0975 瑜伽四十巻十九页云:菩萨于四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为“初胎后金”之对称。密教中,授(或修)金、胎两部之法时,初行金刚界法,后传胎藏法,此一行法多用于灌顶入坛仪...禅林用语。谓现象界之差别世界当下即平等实相,亦即悉皆成佛之意。人天眼目卷一(大四八·三○五中):“且居门外,...(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九品之名。明五种之法师,道力增逸,得六根清净之功德者也。故名曰法师功德品。...中国宋代古塔。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其地旧有六和寺,塔因寺得名。初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觉分相应增上慧住】 p1456 瑜伽四十七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谓诸菩萨、以世间净智所依等持、为...亦名:小妄语戒劝持 子题:排业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此戒人多喜犯者,良由妄业熏积,识种尤多。故随尘境,动便虚...(术语)僧众和合为一味,譬以海水之一味也。又,僧众多大如海之深广,故喻以海也。...又称佛粥。阴历十二月八日,诸佛寺以乳蕈、胡桃等物煮粥,供佛并供众结缘,称为七宝粥。即腊八粥。今已普及民间。吴...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法师答: 学佛人要严持戒律,这对于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是非常...一日,邻近舍卫城的村庄中,有位妇人抱着孩子、拿着水瓶,准备到井边汲水。当时离井不远处,正坐着一位容貌端正的男...
你的生命面临着两个抉择: 第一个,你把你今生布施、持戒的善业全部会归到娑婆世界。 那么你身为一个资粮位的菩萨,...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九倍,等他断气后再进行助念比断气前更容易搞定。那临终助念是...佛教把整个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外境,一个是内心。 一、外境是没有错的,因为外境在《唯识学》叫唯识所现,外境...
有人说,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选择组成。的确,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早上起来我们选择穿哪一件衣服出门,我们要...我在法鼓山的禅修营中,经常强调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但自我成长之后则要自我消融,人格的升华,便为清净心的完成。...
问: 临终念佛与开示如何把握时机?是先开示吗? 净界法师答: 我们到了一个临命终的现场,首先你观察他的相貌,相...
丧
【法相辞典】
【丧】 p1187
上篇:集福王定 | 下篇:诈 |
(名数)一理佛性,不生不灭法性之妙理,名理佛性。二行佛性,大圆镜智等四智之种子,名行佛性。此中理佛性,一切有...
磨磨迦罗
结加趺坐
舍戒不舍戒
初金后胎
山门骑佛殿
法师功德品
六和塔
觉分相应增上慧住
故妄语戒劝持
和合海
七宝粥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一念淫心祸无央

【推荐】生命面临着两个抉择
临终助念的时机该怎么把握
外境永远没有错

人生因选择而精彩
圣严法师《自我的肯定、成长、消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