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三卷二十页云:由证正法,故名遍到源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物名)胜战之幢旗也。涅槃经二十六曰:能与魔王波旬战,能摧波旬所立胜幢。...(譬喻)以生死使人沉没,故比之于深渊也。增一阿含经六曰:渡流成无漏,以渡生死渊。...(一)比喻戒律如明珠之洁白无瑕,可庄严人身,故当精进勤修净戒,护己怀中之明珠。唐代宗文:“戒珠在握,明镜入怀。...【醯罗山】 p1447 西域记三卷二页云: 瞢揭厘城南四百余里,至醯罗山。谷水西派,逆流东上。杂华异果,被涧缘崖;峰...顺流和逆流。顺流是流转于生死的因果;逆流是还归于寂灭的因果。...(术语)唐善导释观经先以七门简括之,第一门谓之序题,叙如来出世之大纲,亦题一经元意之意也。玄义分传通记二曰:...(杂语)最要之义。文句记三中曰:一经之骨目。...梵名 Yāja-valkya。Yāja 是 yaja 之转语,为祭祀之义。valkya 是 valka 之转语,为树皮之义。依三论玄义诱蒙卷中...檀,檀家,即信徒。檀契,指僧俗间之契合,尤指俗家对僧众之交谊。 p6443...声闻乘行人,因怖畏生死的痛苦,于是人人急著追求真空的涅槃,因而成为证悟无上佛果的障碍。...指石造之地藏像。于日本,多将地藏菩萨之石像安置于路旁,称为“濡佛”。 p2113...(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
有些人通过杀生、欺诈等途径得到钱财,这些钱财在获得时好像很丰厚,但最终不会积累下来,很快就会以各种因缘耗尽。...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问: 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 贪,贪什么东西呢?贪世间的种种种种都叫做贪,你贪好吃的,...一、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来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从...
如来苦口婆心劝导众生,劝谏我们老实念佛,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别再想这个想那个,一心念佛就行了。 带业往生,...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大问题。人从有生以来,很快的老了,死了;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忙着工作,也忙着吃,忙着穿...
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人,也是一种布施。比如从事慈善事业,担任社会义工,利用一点...
遍到源底
【法相辞典】
【遍到源底】 p1123
上篇:遍满 | 下篇:遍计所执自性执无执相 |
(一)倾心于禅定,喜乐禅定之心念。即厌弃世尘烦累之念虑。续高僧传卷十八释慧欢章(大五○·五七七中):“尝经行山...
胜幢
生死渊
戒珠
醯罗山
二流
序题
骨目
祠皮衣
檀契
声闻畏苦障
石地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弘一大师为何不做艺术家,而做和尚呢

学佛后如何发家致富和避免损财

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
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什么
念佛的三大利益

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人生的意义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