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卷十二页云:无间灭因者:谓生起因。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Kṣānti,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喻)心性广大,含容万象,有如虚空。...(一)梵语 pāra,巴利语同。为“此岸”之对称。迷界为此方之岸,称此岸;悟界为彼方之岸,称彼岸。即以业与烦恼为中...【所缘有对】 p0740 俱舍论二卷一页云:所缘有对,谓心心所,于自所缘。境界、所缘、复有何别?若于彼法,此有...诸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由此正...(术语)清净之持斋也。由下午至明旦不食,谓之斋。【又】释氏要览下曰:今民俗以辰刻饮一杯水,终日不食,云清斋。...(术语)二无常之一。一切有为之法,刹那刹那生灭而不停住,是曰念念无常。见智度论四十三。...《佛地经论》七卷,亲光等菩萨造,唐代玄奘译。相传亲光是护法门人,丹珠尔收有戒贤造的《圣佛地经释》一部和本论基...(?~1721)清代僧。越南佛教元绍禅派始祖。广东潮州人,俗姓谢。十九岁于报恩寺剃度出家。越南黎朝(后)玄宗景治...【纯熟】 p0933 瑜伽八十六卷十八页云:又由长时串修习故,说名纯熟。...(人名)滁州人。姓蒋氏。依天衣义怀,传云门之宗要,住真州长芦寺,号佛照禅师。年寿并缺。门人有长芦宗颐,雪窦道...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佛,对佛学感兴趣,也愿意学佛。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你学佛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每个人...问: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该如何是好?是应当求佛加持令自己病情好起来,还是什么都不...
在雪窦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据说当初妙高禅师,就在那里修行,精进用功,昼夜不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日子久了,...病危 同参道友应悉心照料,如法供应饮食、汤药。病室应保持整洁,焚香以杜绝臭秽。垫褥宜柔软暖和、空气畅通,以减...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胶漆、铜铁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华香、饮食、衣服、缯彩...一粒百合花籽,意外地落到麦田里。花籽发茅了,抽出修长的茎和叶,又孕育出了花蕾,开出了洁白的花。看看周围都是麦...
一切法都是心生的,所以对一切都不要贪恋。出家要远离俗家,俗家事情乱如麻。但要想到利益众生,先从六亲眷属利益起...
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行一切事时,完全不会想到业力会成熟。未来的苦难会比现在的...
无间灭因
【法相辞典】
【无间灭因】 p1062
上篇:无父无母 | 下篇:无热恼池 |
(杂语)Bandha,译曰缚。演密钞八曰:梵云缚驮,或云满驮,此译为缚。...
忍
心空
彼岸
所缘有对
一切唯识
清斋
念念无常
佛地经论
元绍
纯熟
应天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

妙高禅师与韦陀菩萨
慧律法师《僧伽的临终和善后》

欲求好相貌或转女身,供养地藏菩萨即可满愿
你该生长在哪里

犯戒可救,破见难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