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卷六页云:又意识任运散乱,缘不串习境时,无欲等生;尔时意识,名率尔堕心。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意识所依】 p1208 瑜伽一卷十页云:彼所依者: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如前说一切种子阿赖耶识。...又作五大力尊。指密教所信仰之五大力尊。为护持三宝,守护国土,呈忿怒形之菩萨。此五尊之名称,旧译仁王经受持品举...观境自在和作用自在。观境自在是菩萨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一切法圆通无碍;作用自在是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则...为法相宗之教义。与“影像”相对称,为影像之所依。心及心所(心之作用)认识对象时,在内心中变现认识对象之相状,...实相之妙理,能吹拂凡夫迷妄之尘垢,一如世间风之吹拂尘垢,故称实相风。 p5789...(?~776)唐代不空三藏之俗家弟子。任京城寺观修功德使、知军事上柱国凉国公。天宝十三年(754),在甘肃武威从不...梵名 ākā?agarbha-sūtra。全一卷。姚秦佛陀耶舍译。又称虚空藏经、虚空藏菩萨神咒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一。往生极乐则常见阿弥陀佛,闻深妙之法也。往生要集上末曰:法华云:是诸众生,以恶业...(术语)正决定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广雅楷模品式法也。法华玄义一上曰:印是楷定不可改易。...(一)指肉团心、缘虑心、集起心、坚实心等四种心。此说初见于宗密之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其后子璇之起信论疏笔削...(杂名)造僧籍入官者,谓之供帐。佛祖统纪曰:唐玄宗开元十七年,敕天下僧尼,令三岁一造籍,供帐始此。敕修清规曰...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问: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对傲慢我总是无法控制,傲慢总在不知不觉中显现出来,更可怕的是对傲慢竟然浑然不识。...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 君子不自大其事, 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
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做了恶事,却没有恶报。比如说生意人经营杀业,屠户,或者黄色场所,赚了很多钱。而有的生意人...因为活着,所以找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死去。要在感谢中活着,你才会发觉世界是如此美好。 有这样一...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
依天台从断惑的程度来分,十方刹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 凡圣同居土就是有凡夫...【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佛...念佛也是禅 念佛,通常被认为是净土法门,为什么成了禅呢?其实,不管任何法门,都走向一个目的--离苦得乐、消业除...
率尔堕心
【法相辞典】
【率尔堕心】 p1033
上篇:贯穿卽彼空性威德 | 下篇:被甲精进 |
(术语)三报及四报之一。此生作善恶之业,来生受苦乐之果报也。...
意识所依
五大力菩萨
二种自在
本质
实相风
李元琮
虚空藏菩萨经
见佛闻法乐
楷定
四心
供帐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谦恭价值观箴言

【推荐】应在福中更修福,切莫福报造恶业
感恩的活着

功名富贵如何能求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