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一卷七页云: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恶朋友之所摄受,亲爱不舍。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能随力,说离间语,令离恶友、舍相亲爱。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无义无利。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乖离他爱,无有违犯;生多功德。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全一卷。有四种译本,均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一)姚秦鸠摩罗什译之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又称伽耶山顶经。(二)元魏菩提...宝手,梵名 Hiranyapāni。为佛陀弟子之一。据撰集百缘经卷九宝手比丘缘所载,宝手之父为舍卫国之长者,财宝无量。...(名数)一、自性散乱,谓前五识之自性驰逐外缘不能静定也。二、外散乱,谓修善之时,心驰散于五欲之境而不静寂也。...(譬喻)法华经庄严王品曰:佛难得值,如优昙波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十住论八曰:人身难得,如大海中有一...弘扬教法。与“弘教”、“宣教”、“传教”等语同义。法华玄义卷十上(大三三·八○○中、八一二下):“如来布教之...【成就妙慧】 p0665 瑜伽二十五卷十八页云:云何名为成就妙慧?谓聪念觉、皆悉圆满,根不暗钝,根不愚顽,亦不...(人名)又作叔离尼。比丘尼名。译曰白净,以白净衣裹身出生,故以为名。法砺四分律疏一上曰:贤愚经,叔厘尼者,此...(喻)不能发无上道心之二乘,如枯焦之草芽和腐败之种子一样。维摩诘经说:二乘如焦芽败种,不能发无上道心。...(术语)涅槃经以梵书之悉昙章阿阿(引)等半体字譬小乘经,毗伽罗论之成字譬大乘之经典。昙无谶三藏依之判一代教立...(杂语)探玄记四曰:诃尼,此或云舍义,或云生灭,以本语难定也。...【无色有】 三有之一。无色界之果报实在,谓之无色有。...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生命短促,切莫贪图一时享乐而浪费光阴。修行因缘难起,护法护教更应及时,唯有精进修持,成就菩提,才不会在烦恼妄...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了。修行最终是修我们当下这个心:自净其意,闲邪存诚。那这句...
汉文帝登基伊始,为考察大臣,明辨贤愚,说:赐你们到国库里去搬绢,能搬多少就赏多少。结果居然有几个大臣因为搬得...一、前言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心的本质 所有众生的心,所谓的心并不是一个不变的精神实体,而是像河流、像一条河一样念念迁流不断的连续,是一个过...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有时候我们会想,我们看到平常很多事情真的是有障碍,但是为...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成美丽而又庄严。后来有两...
像学习无常、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偏差,即是: 第一,简单的记住几个结论,就认为自己懂了,学...
现行离间语罪
【法相辞典】
【现行离间语罪】 p0955
上篇:现在色 | 下篇:现观边智谛现观 |
凡十六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又作瑜伽师地论略纂疏、瑜伽论略纂、瑜伽钞。本书系法相宗主要经典瑜...
伽耶山顶经
宝手比丘
六种散乱
一眼之龟
布教
成就妙慧
叔厘尼
焦芽败种
半满教
诃尼
无色有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切莫贪图享乐而浪费光阴

慎独知于衾影

学会对自己说「够」
十法界

做轮回的主人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心就像是一座寺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