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二卷六页云: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习宿生亲善之想?谓诸菩萨,应如是学。非易可得少分有情,经历长世昔余生中,未曾为我若父若母兄弟姊妹亲教轨范尊似尊等。如是如理正思惟故;于有怨害诸有情所,舍怨憎想;住亲善想。依亲善想,于诸怨害,悉能堪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菩萨)阿逸多之略。弥勒菩萨名。四明教行录曰:辅处逸多,受折维摩诘。...禅林用语。以飞乌与走兔比喻日月;乃指日月之运行。从容录第八十三则(大四八·二八○下):“成平也,天盖地擎(把...亦名:大界戒场界立量同异 子题:乌仗那坛 资持记·释结界篇:“问:‘(大界、戒场)二界立量同异云何?’答:‘大...【七种诸行住因】 p0062 瑜伽六十六卷三页云:何等为七?一、生是诸行住因。由诸行生,方得有住;无有无生而有...说有的道理的教法,如小乘的俱舍宗和大乘的法相宗是。...亦名:不嚼饭作声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饭僧,六群嚼饭作声。居士讥言如猪狗骆驼牛驴乌鸟。...(杂名)数目。梵语那由他。译曰垓。玄赞八曰:风俗通:十千曰万,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中略...(一)类别八识为三种,是为三识。此系四卷楞伽经卷一所说。(一)真识,指自性清净真净之识,即净分之第八阿赖耶识;此...【苦类智忍】 p0845 集论六卷二页云:云何苦类智忍?谓苦法智无间,无漏慧生。于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别内证。...(名数)五蕴之旧译,旧译曰五隐,五众。众为和集之义。法华经譬喻品曰:分别说诸法生灭之五众。法华嘉祥疏五曰:以...(术语)烦恼恶业之污我缚我者。楞严经一曰:拔济未来越诸尘累。长水疏一上曰:烦恼与业,染污系缚,喻之尘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却内向寡言,不善交流,特...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昨晚提到,礼佛的方法是每拜一拜佛,称念十声阿弥陀佛,以此记数法才能止妄想;因为心无二用,一...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原文 尔时世尊复告勇猛甚深比丘言:如来所现三十二相金色之身,皆由过去修种种行之所感得,亦...
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贱者忧无官,慕贵人之为乐,而不知贵人有贵人之忧也。贫者、贱...修行的法门很多,八正道是其总纲,扩展开来就是三十七道品。其中的五根、五力就是信、进、念、定、慧,是出生一切无...
诸位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去享受快乐的。你看《阿弥陀经》前半段,用快乐来引导你,七宝池、八功德水。但...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 (六十华严经卷一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佛的肉...
修行人的通病就是他的发心很猛,恨不得一脚就踏到。但是欲速则不达,开始很猛的人,常常退下来也很快。要知道发了菩...
宿生亲善想
【法相辞典】
【宿生亲善想】 p1022
上篇:处所根栽施设建立 | 下篇:宿住随念智力作业 |
结使,也简单称为结,它是一类能够束缚众生的心、结集生死,而使众生不得出离生死流转的烦恼。 从典籍上看,诸...
逸多
乌飞兔走
摄僧大界戒场界立量同异
七种诸行住因
有教
嚼饭作声戒缘起
垓
三识
苦类智忍
五众
尘累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懂事孝顺
妙莲老和尚:念佛计数法

如何修得三十二相

非大悟大彻,无自由之分
信、进、念、定、慧

为什么到净土,不是去享受快乐的
圣严法师《佛在眼前》
